安财学子三下乡:小小菌子大力量,乡村振兴新篇章

安财学子三下乡:小小菌子大力量,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鲁网 2025-07-11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8日,安徽财经大学异菌突起队随指导老师驱车来到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安徽科技学院西校区试验田,实践团队通过走实地访种植基地、实地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食用菌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并仔细探讨食用菌产业现状,基于产业现存问题出谋划策,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实地探访寻踪迹,小菌撑起大产业

调研期间,学生们深入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实地观摩了灵芝、茶树菇等食用菌的种植、采摘流程。安徽科技学院教授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食用菌种植的技术要点、市场行情以及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同学们认真观察了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过程,向技术人员请教了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菌棚深处的培养室里,细密的水雾漫过菌床,教授介绍,食用菌种植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

在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走访了多个食用菌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食用菌的种植技术、生产流程、市场销售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与教授针对食用菌现在所面临的产业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国家科技部食用菌工程研究中心。

身体力行探菌道,团队亲观生长态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仔细观察了不同品种食用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盖的形状、颜色、纹理以及菌柄的长度和质地等细节。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大家了解到食用菌的生长周期、栽培技术及市场价值,还在教授的讲解下,深入了解了近期关于平菇菌盖颜色形成机制的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种植提升产量和品质,助力农民增收。

“这次调研让我们对食用菌产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与调研的学生表示,“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感受到科技农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未来,我们希望能结合所学,为乡村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大棚观察食用菌生长状态。

知行合一播智慧,青春聚力助振兴

为了更全面了解食用菌市场,同学们还掌握了不同品种食用菌的价格波动、销售渠道以及市场需求情况。调研发现,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食用菌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但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产品仍存在品牌化程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结合自身专业,从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电商推广等角度为当地食用菌产业提出了建议。团队成员表示:“这次调研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科技和人才的助力。我们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农户优化种植结构,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产品。”

图为食用菌种植棚实地拍摄灵芝。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希望在青年。温暖湿润的食用菌基地,是这个夏天异菌突起队与乡村振兴最温柔的相遇。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们近距离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为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为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的同时,更为团队的食用药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在实地调研获取的信息经验支持下,团队的相关项目逐渐攻克了难关。成员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人关注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团队走进乡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必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教授合影留念。

安徽财经大学:刘子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