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现疫苗全链条“智慧化”管理

贵州:实现疫苗全链条“智慧化”管理

来源:鲁网 2025-07-11 16: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贵州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建立了较为有效的免疫屏障;

贵州省麻疹、乙脑、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08年扩大免疫规划之初均大幅下降,相关疾病均无死亡病例报告;

自1994年以来,贵州省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自2007年以来,贵州省无白喉病例报告;

…………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疫苗的“功劳”。近年来,贵州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统筹推进疫苗储运、管理、预防接种全链条“智慧化”管理,实现疫苗全流程可追溯。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贵州省疫苗储运保障中心,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用。作为国内疫苗储存和运输最大的单体疫苗冷库,可一次性储存约2000万剂次疫苗用苗需求。

7月1日上午9时30分,贵州省疫苗储运保障中心1号“缓冲间”,储运管理人员正通过手持控制端,下达指令,AGV搬运机器人接收指令后正确实现疫苗入库,实现了疫苗上、下货架的自动化、无人化管理。当AGV搬运机器人到达黄色保温门前时,保温门自动识别并自动开启。

随即,进入1号冷藏库,这里便是全省免疫规划疫苗的专用库。据了解,整个冷库通过IWMS系统实行了疫苗仓储的自动化管理,通过疫苗自身的电子追溯码、货位码、托盘码的关联,能够清楚地知道该疫苗具体是哪个生产厂家、生产批次和批号以及生产数量等内容,不需要人工查找。

疫苗的保存温度是2℃到8℃,湿度在35%-75%之间,为保障疫苗存储环节的质量安全,疫苗储运保障中心实施制冷温控管理智能化,确保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全天候应急处置管理,保证疫苗冷链不超温、不断链。

疫苗从出厂到接种,贵州实行省级集中采购,省疾控中心会按照各地疫苗采购需求计划为全省配送疫苗。在扫码出库时,通过出库设备再次核对疫苗信息,做到每一支疫苗都去向可追溯。

全部核对无误后,会将疫苗装送至专门的冷链运输车,并在运送过程中对疫苗运输车辆开展在线冷链设备监控,监测各个环节的温湿度,实现高效管理和全链条监督,确保每一支疫苗的安全、有效。

接种门诊通过冷链箱转运疫苗,通过扫码设备核对疫苗相关信息并扫码入库,确认无误后分类储存至冷链设备内。

当天上午11时,贵阳市太慈桥街道社区居民韩竟带着6个月大的宝宝,来到国家级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化建设创优项目示范示教点——太慈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备给孩子接种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医务人员罗敏接过孩子的疫苗接种本,核对信息后,在电脑上点击一下,疫苗就从冷链库“运”到了接种台前。随即,罗敏核对疫苗信息后,为宝宝精准接种了疫苗,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分钟。

“这样的疫苗接种流程太智慧了,而且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疫苗的核对、运输等全过程,更放心了。”韩竟说。

罗敏表示,现在自动化疫苗工作站就能够精准识别疫苗,自动将疫苗推送到接种台,节约了不少时间。当然,也对规范化免疫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预防接种证是一个“小绿本”,2023年,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开始策划电子预防接种证建立工作。2023年9月1日,贵州省儿童电子预防接种证正式上线,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贯彻落实。自此,贵州省预防接种“小绿本”正式迈向数智化。                 

如今,贵州省电子预防接种证管理系统已自动生成电子预防接种证3635万余个,群众主动申领93万余个。当前,贵州正推动预防接种服务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拓展,提供全方位预防接种服务,促进预防接种全程数字化管理。(马春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