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疆煤外运看铁路“国之大者”担当

从疆煤外运看铁路“国之大者”担当

来源:鲁网 2025-07-09 16: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天山北麓,万吨列车破晓而行;河西走廊,千里戈壁卷尘疾驰。前六月4575万吨疆煤穿越山河驰援八方,这组跃动的数字背后,是铁路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时代答卷。“通山泽之利以足用。”当滚滚乌金沿着延绵钢轨奔向大江南北,铁路人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国之大者”四字熔铸在每一趟载满希望的列车上。

勇担能源安全压舱石重任。铁路部门将煤炭运输提升至“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以精准供给兑现“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使命承诺。他们深耕供需两端:上游建立“场站联动保装车”机制,下游开展“一企一案”精准配送,让每吨煤炭都成为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砝码。“仓廪实而知礼节”在此焕发新意,当铁路人将兰新铁路安北口通行效率提升15%,当煤炭专列直抵辽东湾点亮万家灯火,“保供就是保民生”的誓言在车轮声中隆隆回响。

变革运输组织破发展困局。面对运能瓶颈,“穷则变,变则通”,铁路积极重构疆煤运输版图。工作专班打破部门壁垒,“货源实时联动系统”与“车列智能匹配平台”双轨并行,实现“随订随装、分钟响应”;安北分界口实施“敞口接重车、空车循环用”战术,让每日八十列煤龙越关山如履平地。“变通者,趋时者也”,调度大屏上跳动的车流轨迹,正是传统运输模式向现代物流涅槃的数字化注脚。

锻造多专业协同作战铁军。货运调度部门牵头组建“车机货辆联合作业”,以平行作业法打通运输“任督二脉”。万吨列车的风笛在精河至阿拉山口间长鸣,“专用线快装系统”使站台周转效率提升40%,周兑现率98%的“疆煤外运时刻表”成为行业新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今铁路人以“天工开物”的匠心雕琢流程,在“路企直通扩规模”的实践中迸发智慧光辉。

深挖通道潜能筑战略支点。当“疆煤入豫”专列首抵郑州北站,当兰州枢纽单日卸车量刷新纪录,版图上跳动的不仅是坐标延伸,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乌鲁木齐物流中心创新“箱车一体周转法”,使返空集装箱利用率达历史峰值;准东北营业部推行“装车预报直通舱”模式,让九列煤炭朝发夕至。“通砥柱,决梁楚”,今日铁路深挖通道潜能的气魄,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凿空西域”传奇。

延伸为民情怀拓辐射疆域。丹东金山湾站的卸煤机轰鸣,宣告着新疆能源直跨8000里的壮举。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突破,更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的见证。当激励机制点燃“增运上量”的激情,当满载煤炭的列车成为连接边疆与内地的纽带,“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智慧,在“每列煤车都是民心工程”的宣言中焕发新生机。

黄沙漫卷处,万家灯火时。半载4500万吨的疆煤运输量,丈量着铁路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赤诚。当风笛声穿行在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上,这条永不停歇的能源大动脉,正以钢铁意志践行着“国之大者”的千钧承诺——它载动的不仅是沉甸甸的煤炭,更是大国经济的底气、民生福祉的温度,印证着刻在每个火车站上的“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以及百年大党“江山就是人民”的初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万里铁道线上奔涌的乌金浪潮,正是这为民初心的最好见证。(谭仁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