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运看务川》务川邀您来体验“冰火交响夏”

《随着市运看务川》务川邀您来体验“冰火交响夏”

来源:今日务川 2025-07-09 10: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盛夏的热浪席卷大地,位于贵州东北部的务川自治县却以夏季20℃ - 26℃的宜人气温,成为众人向往的避暑天堂。而随着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这座仡佬族聚居的生态之城,正将清凉的避暑资源与火热的体育赛事深度融合,以独特的“凉资源”点燃市运激情,奏响了一曲生态、文化与体育交织的动人乐章。

2025年7月3日至8月15日,遵义市第四届运动会在务川自治县举办。其中开、闭幕式将于2025年8月8日及8月15日在务川自治县民族体育馆举行,本届运动会分设青少年组和群众组,参赛运动员8000多人,参与人数达20000人以上,是遵义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一次综合体育运动比赛。

立体海拔筑“空调房”,绿肺赛场纳清凉

清晨6点,海拔1200米的务川自治县石朝乡浪水村云雾缭绕。重庆游客邱永荣推开“云中驿站”的木窗,深吸一口凛冽空气:“这里午间穿长袖,夜里盖棉被。”他指着峡谷中晨练的人群笑道:“这群人白天徒步吸氧,晚上排练啦啦操——就等着市运会上给孙子加油呢”。洪渡河的水声与游泳爱好者的训练号子交织成曲,山风卷来金银花的清香。

这得归功于务川自治县的避暑版图。四季恒温: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5℃,夏季均温仅22-26℃,无酷暑天气。立体微气候:海拔落差达1417米(最高1743米,最低326米),形成“一山分四季”的垂直气候带,高海拔区夏季体感温度比重庆低8-10℃。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62.44%,成为天然“洗肺圣地”。

“森林氧吧”药膳香 仡佬风情醉游人

黄都镇海拔1020米,森林覆盖率能保持在85%以上,空气清新,气候凉爽,享有“森林氧吧”的美誉。燕龙山林1400米高峰处森林覆盖率达90%,16℃恒温让重庆游客罗廷惠连住月余:“拍日出追日落,手机存满九宫格”;“白天吸氧,晚上吃养生宴!”在大竹村民俗厨房,游客邓思利正帮厨翻炒金银花鸡。竹笋炖排骨、鲜椒鱼、灰豆腐等山野食材从田间直达餐桌,仡佬族大嫂张蒙笑道:“黄豆辣椒现摘现做,客人连辣椒酱都要打包。”

黄都镇凭借珍贵的生态文化资源,坚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逐步构建起了“避暑康养+民俗体验”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别样风情。

“凉资源”变“热产业” 高山民宿迎客忙

无独有偶,今年来,石朝乡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避暑旅游产业,不断完善基层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各地游客夏季避暑的理想选择。每到夏季,各地的游客便纷纷涌入,前来享受这一丝清凉与宁静。在石朝乡浪水村的“云中驿站”,老板郑佰容的笔记本写满各地游客口味:“江西客少放辣,浙江人爱鲜鱼”。每日拂晓,她挨屋更换晒过的棉被:“要让客人觉得像回娘家”。“过去‘穷在高山’,如今‘富在海拔’。”石朝乡文旅负责人刘宇宇点出巨变。据数据显示,石朝乡现有标准化民宿5家,240余张床位。

而在务川自治县泥高镇海拔1360米的云巅之上,10万亩栗园草场如巨幅绿毯铺展天际。喀斯特地貌雕琢出奇崛石林与葱郁的草甸,20℃的夏风掠过马背,裹挟着野菊与泥土的芬芳,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洪渡河“浪”卷激情,水世界“花”绽活力

洪渡河漂流景区已于6月1日正式开启2025年夏日漂流季,全程9公里的奇幻河道、22个特色滩口、18处惊险刺激河段,搭配峡谷峭壁的绝美风光与专业安全守护,为游客打造‘有惊无险、清凉一夏’的沉浸式体验。

在龙潭九天母石景区,邹家坳口码头的务川洪渡河水上乐园,有摩托艇、水上飞人、香蕉船、水上闯关、兔子乐园、电动船自驾等在内的12个水上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尽情释放夏日活力。

穿行群山,总想起村民那句笑谈:“老祖宗躲匪患才进深山,哪料到‘凉’成了传家宝?”当海拔1200米从生存劣势跃为发展优势,当仡佬族人的木楼窗棂映出五湖四海的笑脸,这片土地正在证明:最美的“凉机”,永远属于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仰望星空的人。而支撑这份底气的,是务川280天无霜期的自然馈赠,是62.44%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坚守,更是15.5℃年均温下升腾的创业热望。

目前,务川自治县全面完成赛事筹备工作,从场馆升级到后勤服务有序推进,全力打造融合红色文化、民族风情与全民健身的体育盛会;与此同时,务川自治也将紧紧抓住气候资源优势和区位便利条件,不断丰富新玩法、新体验,优化服务保障,吸引更多游客到务川避暑度假,以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让我们相约仡佬故里

共赴这场

体育、生态与文化交融的

激情之约

(全媒体记者  吴秋兰 申犇)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