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出海助更多人喝到“干净茶”

中国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出海助更多人喝到“干净茶”

来源:新华社 2025-07-09 10: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贵阳7月7日电 题:中国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出海助更多人喝到“干净茶”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倪远诗

“我们正在采取行动,将茶园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到国外。目前斯里兰卡已经在使用我们的方法,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期间,贵州大学教授张利博分享道。

张利博任职的贵州大学拥有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和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该校的一栋科研楼前,加挂的“中国-斯里兰卡茶叶绿色防控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牌子格外醒目。

去年10月,由贵州大学与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牵头申报、华中师范大学和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共同参与建设的这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中国科技部正式批准并立项建设。

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中国和斯里兰卡都是产茶大国,对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有共同需求,实验室旨在解决茶叶种植与生产过程中传统农药利用率低、残留多等问题。

茶农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的茶园里采收茶青。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张利博说,斯里兰卡将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非常欢迎这项合作。据了解,在斯里兰卡,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喝红茶的习俗,这里盛产的锡兰红茶被誉为“献给世界的礼物”。

作为世界五大茶叶生产国之一,斯里兰卡满足了全球约11%的茶叶需求,也是全球最大的手工采摘传统茶叶出口国之一。茶叶出口是当地主要外汇来源之一,据当地媒体报道,2024年斯里兰卡茶叶出口量超2.45亿公斤,出口收入约14.3亿美元。

“斯里兰卡高海拔山地茶区的生态环境与贵州茶区具有高度相似性。”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剑说,通过免疫诱抗、绿色农药等有效措施,他们不仅帮助当地茶园控制了病害和草害,还让茶园大幅增产。

身为贵州人的吴剑介绍,自己的家乡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960余亿元。

早在2014年,贵州就在中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把茶园禁用农药种类在全国62种的基础上提高至156种。近年来,贵州多地茶园加快构建绿色防控体系,大力推广“以草抑草、以虫治虫、免疫诱抗”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这是5月15日在贵州省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拍摄的抹茶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随着众多茶园获得国标、欧标认证,2024年,贵州茶叶出口量跻身全国前十,走俏德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为‘干净黔茶’这一响亮品牌和茶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核心科技支撑。”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自豪地说。

“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期待和相关技术团队达成合作。”肯尼亚茶叶研究所所长莉莲·切贝特·凯里奥在一个主题论坛上说,肯尼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红茶出口国,现在更多考虑茶产业的质量、韧性和可持续性,希望以科学、协调、环保的方式发展。

在贵州大学,有来自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等国的留学生在植物保护、绿色农药等专业学习,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还有来自斯里兰卡的研究生在此交流。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