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两支青年实践队深入南平山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青春为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一支队伍手握AI技术,让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翅膀;另一支队伍扎根林间,探索“林下生金”生态致富路。他们以专业所学服务乡村,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乡土、服务“三农”的责任与担当。
“绘入青春色彩,AI赋能成长”:数字技术激活乡村新活力
“绘入青春色彩,AI赋能成长”实践队以建瓯市为实践基地,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为乡村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在建州古城,实践队员们跟随非遗传承人深入研习宋代点茶技艺与拓印技术。通过亲手点茶、制拓,队员们不仅真切感受到茶筅击拂间流转的宋韵风华,更在墨拓朱印中触摸到古城绵延千年的文化脉动。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年轻学子们深刻理解了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及其在当代文化创新中的独特价值,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古韵新生,青春续写”的实践主题。为更好地传播古城文化,实践队还创新设计了一条“沉浸式古城打卡路线”。该路线以“味觉寻踪-街巷探秘-匠心体验”为主线,巧妙串联起建州特色美食探店、古民居建筑群深度游览以及非遗工坊互动体验等特色环节。队员们期待通过这条精心设计的文化路径,让游客既能品味建州鱼丸、光饼等地道风味,又能漫步青石板街巷感受历史肌理,更能在与手工艺人的互动中,全方位领略这座千年古城“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在
福建双龙戏珠酒业有限公司,实践队利用AI智能生成酒类包装设计初稿,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在双羿竹木发展有限公司,队员们运用AI工具快速完成竹木产品设计可视化,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此外,实践队还深入东游镇党城村,以墙绘艺术融合地方特色IP“游米”,打造乡村“网红打卡点”,助力文旅推广。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乡村文化‘活’起来,也让产业‘火’起来。”作为实践队的主要成员,张欣怡亲历了从AI设计到墙绘创作的全过程。在党城村,她又拿起画笔,将“彼小星”与“游米”的创意融合绘制上墙。在她看来,科技是点燃产业升级的“火种”,而艺术则是唤醒文化记忆的“活水”。
“绘入青春色彩,AI赋能成长”实践队体验点茶与拓印
“绘入青春色彩,AI赋能成长”实践队进行墙绘
“林间药语·虫养心居”:生态科技助力绿色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在邵武市二都林场的青山绿水间,“林间药语·虫养心居”科技助农实践队正书写着另一段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将实验室搬进林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俯身查看多花黄精、淫羊藿的长势,采集土壤样本,调试智能监测设备,更发挥专业优势,为林场打造“科技+生态”的全新产业模式。
实践队员们运用设计专长,为林场特色中药材产品量身定制了系列文创包装。包装设计巧妙融合了药材图谱与林场景观元素,既突出产品特色,又彰显生态价值。同时,团队对林场观光路线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增设中药材科普标识系统和生态观景平台,让游客在漫步林间时能深入了解药材生长特性。
在这里,无人机的嗡鸣与虫鸣鸟叫和鸣,智能监测数据与自然生态对话。年轻学子们依托“本科生入驻科技小院”机制,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田间技术,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指导。他们用科技创新重新定义“靠山吃山”的内涵,让传统林下经济焕发出“科技兴山”的勃勃生机,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了一幅产学研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我们不仅要让青山变金山,更要让村民吃上‘生态饭’。”二都林场黄主任介绍,团队已与林场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扩大种植规模,开发更多衍生产品。这个夏天,这群年轻人的汗水滴落在闽北的翠绿山林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驻科技小院教师林协全站在试验田边,指着长势喜人的作物深情地说道:“在这里,我们实现了从课堂到田野的双重角色转变——作为新时代农业教育工作者,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我们坚持把课堂设在田野里,把科研做在大地上,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我们正在让每一片绿水青山都焕发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和教育智慧。”
科技小院师生设计的林场形象IP“叶兜兜”
科技小院师生设计的产品包装图
科技小院师生在试验田内开展林下中药材调查取样
双线融合: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两支实践队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着青春的使命。“绘入青春色彩,AI赋能成长”实践队将艺术创意与数字科技完美融合,让古老的茶艺、拓印在青年手中焕发新生,用墙绘艺术为乡村描绘文化底色;“林间药语·虫养心居”实践队与科技小院团队将实验室搬进山林,用智能监测和生态技术为中药材产业插上科技翅膀。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证明:乡村振兴既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滋养,也离不开科技硬支撑的赋能。
以智慧为犁,深耕希望的田野;以创新为种,播撒未来的梦想。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青年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赋能乡村,用青春的热忱浇灌着乡村振兴的沃土。他们以行动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科技与传统碰撞的火花,是青春与土地对话的诗篇。在闽北的山乡田野间,这群年轻人的奋斗故事,正成为新时代最动人的风景线。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壮美画卷正在闽北大地徐徐展开。这既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是青春报国的时代答卷。(图片由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文学艺术系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