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以法治“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来源:鲁网 2025-07-08 1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的一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隐珠街道联合公安等部门迅速介入,充分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该街道全面摸排企业在保障生产经营中的难题需求,加大对企法律服务保障。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基石。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是隐珠街道坚决通过法治“硬举措”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隐珠街道以“法治化、精准化、暖心化”为核心理念,通过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政企联动、优化法治保障等举措,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让这里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从快速化解企业纠纷到助力外资项目“拿地即开工”,从“全方位”金融扶持到“警地联动”护航经营,隐珠街道以一系列务实行动诠释了“营商”如何成就“赢商”。

多措并举有效化解涉企纠纷,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调解手段和平、快速解决涉企纠纷的方式,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举措。

隐珠街道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区域,辖区面积达61.4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41万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7万余家。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这里民营企业高度聚集,商业活动频繁,形成了充满活力但又复杂多变的经济生态。然而,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涉企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态势,给社会治安与经济秩序的维护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有效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隐珠街道联合黄岛公安分局、西海岸新区司法局,在辖区派出所建设“1+N”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整合派出所、司法所、顾问律师所、法庭、社会治理、综治、调解志愿者等多元力量集中办公,探索实践“多元力量参与、高效协同联动”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路径,为企业经济纠纷等事件提供法律帮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前期,江苏张家港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因与隐珠街道辖区某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公司)的合作纠纷,向黄岛警方报案称青岛公司合伙人转移其价值500万元的货物及两台机械设备,要求追究刑责。经公安机关审查,认定属经济纠纷而非刑事案件,遂移交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处理。

隐珠街道调解员经调查核实,双方曾签订加工协议:由江苏公司提供设备及原料,青岛公司负责生产并销售。后因青岛公司未按约付款,双方合作终止。合作期间,青岛公司要求江苏公司收购其自购的原料及新增设备,但协商未果,遂扣留原设备及货物。调解员分析认为,青岛公司应返还江苏公司财产,但考虑到其业务中断导致原料报废,而江苏公司渠道畅通,建议双方达成收购协议以实现双赢。经过调解员连续多日的耐心调解,双方被其专业与诚意打动,最终达成一致,纠纷圆满解决。

调解最大的价值就是案结、事了、人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双赢。2025年以来,隐珠街道辖区发生涉企案件11起,涵盖合同纠纷、劳资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经济诈骗等多种案件类型。经过派出所民警和街道办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功办结案件8起,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剩余3起案件也在稳步推进办理中,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充分彰显了隐珠街道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为辖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今年6月,总投资2亿美元的美国亚德麦斯智能园林机械制造项目在隐珠街道正式开工。这个被列入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的外资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智能草坪机器人等锂电新能源户外园林机械设备40万台,新增就业500余人,填补新区户外新能源智能动力设备产业空白。

项目“拿地即开工”的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隐珠街道招商引资的“加速度”,更是街道打造“精准化”营商环境,以营商“软实力”撬动发展“硬实力”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为推动美国亚德麦斯智能园林机械制造项目尽快落地建设,隐珠街道充分发挥专班攻坚作用,精准高效推进土地报批、规划、施工许可等各项工作,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借鉴大荒庄商业综合体“建成即运营”经验,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前对接企业需求,定制生产空间与配套设施,缩短投产周期。

同时,隐珠街道建立项目推进台账,实行“每日调度、每周会商、每月通报”制度,每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专门成立由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3个。

不只是亚德麦斯,隐珠街道在辖区企业的项目服务方面创新建立了“1+N”干部包企工作机制,党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及机关干部化身“服务专员”,对辖区327家“四上”企业及2300余家规下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每个企业都有专属服务团队,从政策解读到问题解决,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隐珠街道辖区某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街道干部经常上门问需求、送政策,帮我们解决了用工、融资等实际困难,让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数据显示,通过“1+N”包企机制,隐珠街道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00余个,挖掘增资、税源等重要信息80余项。为深化政企互动,街道还开展“企业发展健康沙龙”等特色活动,邀请人力资源管理师、法律专家为企业提供指导,同时举办银企对接“金融大集”,促成20余家银行与500余家企业面对面交流,实现政策、资金、项目精准匹配。这种“无事不打扰、服务不缺位”的服务理念,让企业在隐珠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用心打造企业发展友好环境,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让企业在全生命周期享受到暖心高效、公平可及的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辖区企业解忧纾困的各项惠企服务方面,隐珠街道可谓真正做到了“暖心”“走心”“用心”。

近年来,街道始终坚持“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把纳税人作为衣食父母”的敬商理念,通过“企业会客厅”、座谈交流会等多种方式,邀请企业家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把“招商大使”等优秀企业家奉为街道各项重大活动的“座上宾”,在街道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上,让企业家落座核心位置,彰显街道对企业家的尊重,全力营造尊崇企业的浓厚氛围。街道连续两年举办辖区企业家联谊座谈会,对各优秀企业进行表彰,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形成了创业争先、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方位”的暖心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融入隐珠街道营商环境日常建设工作的点点滴滴:建立诉求办理反馈机制,一般问题3日内办结,复杂问题10日内明确路径;在街道官微打造“企”明星专栏和 “好企优品”版块,搭建企业展示平台,宣传推介辖内企业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利用“灵山湾拉网节”等文化活动,搭建企业展示平台,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整合政策、医疗、住房、教育等资源,定制人才服务方案,通过协调企业骨干人才子女入学等举措,让企业和人才在新区“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选择落户隐珠、扎根隐珠,这里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必将更加闪亮,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也将越走越宽。下一步,隐珠街道将持续聚力打造法治化、精准化、暖心化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家“站C位”“唱主角”,以政企同心之力,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隐珠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