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场心灵觉醒的体验。”近日,四川雅江县17所乡村学校的四百余名教师远程开启了提升学习之旅,这样的主题、这样的形式,对于身处高原的大多数乡村老师来说,都是人生的第一次。
据悉,这是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小小的守护专项基金、四川省科技公益发展基金会携手赵露思女士共同发起的乡村教师关爱项目。该项目以“心理赋能教育者”的创新路径,通过系统性提升教师心理能力、构建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增强教师在学生身心发展与价值观引导中的作用,从而弥补家庭教育的功能缺位,推动“教师发展—学生受益—家庭联动”的良性循环,为偏远地区儿童创造更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科学问卷+实地走访“摸底” 为乡村教师量身“定课”
项目启动初期,团队借助问卷和实地走访的方式,面向雅江县全县400余名乡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状态与需求调研,以确保后续服务精准匹配实际需求。
雅江县地处山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教师长期面临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科普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因为乡村家庭在科学养育和儿童心理关怀方面存在显著短板,教师同时还承担着弥补家庭教育缺位的多重角色。据此,“小小的守护”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资源组建了“智库”,结合乡村教师实际需求,量身设计了“乡村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系列课程”,共5大模块,总计40节线上课程。通过远程的方式向乡村教师讲解和分析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积极心理教育实践、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场景沟通技能、数字素养与安全等主题课程。
“学—练—用”一体化课程 教师远程与名师“交互”
5月中旬,由高校教授、一线经验丰富的知名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录制的课程正式上线。雅江县17所乡村学校教师随即开启了每日远程“打卡”学习的状态。每节20分钟的课程内容,让乡村教师们觉得又新奇又充实。名师讲课的内容有理论、有案例、有解析、有答疑,乡村教师们只需要跟着课程一边学、一边练习、一边应用。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线上课程观看总量超过20000人次。每个学校都组建了线上学习群,老师们在其中分享各自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来自柯拉小学的老师说:“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习心理课程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初心:用心理学的智慧读懂学生,用爱与耐心陪伴他们成长。”来自德差小学的老师表示,这场关于教师心理体验的学习是一次心灵觉醒之旅,它提醒我们教师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教育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唯有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如此一来教育才能培育出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国之栋梁。
据悉,线上课程持续受到一线老师的热情参与。数据显示,老师学习行为呈现出高频次、高黏性特点——不仅每日坚持登录学习,更有许多老师对核心主题内容进行深度复盘和反复研习。而这个远程课程将长期有效,让老师随时可以与名师远程“求教对话”。
从线上学习到线下落地未来“短期帮扶”将迈向“系统赋能”
今年暑假,在雅江县17所乡村学校,首批“小小的守护”教师志愿者将会通过“学—练—用”一体化培训正式上岗。他们线上学习心理服务技能,线下实践团体活动带领与谈心沟通,成为乡村教师身边的支持力量。
与此同时,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小小的守护”团队还将为教师们送上一份最实际的“贴心礼物”——“小小的守护”教师关爱空间计划落地雅江县河口镇中心小学。空间依据心理学原理设计,提供减压设施与活动场地,由培育的教师志愿者日常运维,定期组织教师心理团体活动,打造乡村教师的心灵“充电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