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溪:奏响产业创新三重奏

湖北竹溪:奏响产业创新三重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4: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仲夏时节,鄂西北竹溪县的层峦叠翠间,万亩烟田正翻涌着蓬勃生机。轰鸣的农机穿梭于梯田,银翼无人机掠过葱茏烟垄,科技的气息在青山绿水间流淌。竹溪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引擎,在科技攻坚、人才培育、品质锻造三条战线同步发力,推动传统烟叶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跃升,走出一条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振兴新路。

智慧农业扎山区

面对山区“巴掌田”的地形桎梏,竹溪县局以技术破题开辟生产新局。在育苗工场,全自动装盘播种一体机正高效运转,工厂化流水作业实现了精准播种与标准化育苗的同步突破,为烟苗健壮生长筑牢科技根基;在陡坡梯田,量身定制的深耕机、起垄覆膜一体机轰鸣前行,成功攻克复杂地形作业难题,让“农机农艺融合”从蓝图变为现实;在广袤烟区,无人机飞防系统构建起“天眼地网”,遥感监测、精准植保、物资调运等功能集成应用,彻底扫除山区管理盲区。科技创新在这里不是实验室的展品,而是田间轰鸣的机械、云端流转的数据,更是烟农舒展的笑颜,智慧农业的种子已在竹溪大地生根发芽。

育才聚智赋一线

竹溪县局着力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生态。通过集中技术研讨,将工业适配性提升、标准落地难点等痛点问题转化为攻关清单,推动团体智慧升华为技术方案;创新开设“田间课堂”,以理论解析厘清机械原理,用实机演示还原操作场景,通过手把手教学破解技术鸿沟,让复杂农机技术变成烟农“使得顺、修得懂”的看家本领;依托QC小组平台,鼓励青年员工围绕“降本增效、绿色生产”开展创新,废旧瓶子巧变施药神器,播种方法优化提升作业质量,这些源自实践的微创新汇聚成星河,形成“发现问题-集体攻关-全域推广”的活力闭环。当技术骨干与烟农在田垄间并肩切磋,当创新火花在班组讨论中迸发,人才的活水正源源不断滋养着竹溪烟区的每一寸土地。

生态凝香亮名片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竹溪县局以技术创新锻造“金神农山地中棵烟+高油分烟叶”特色金招牌。在源茂林场示范片区,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集成应用,绿肥种植与有机肥替代同步推进,实现生态效益与烟叶品质的双提升;大力推广“烟-粮”融合模式,科学衔接茬口周期,既保障烟仓粮库双重安全,又通过生态轮作优化土壤微环境,为高油分烟叶生长创造天然温床;示范引领“烟田养蜂”立体农经,蜂群授粉增强生物多样性,蜂蜜增收拓宽致富渠道,形成“一片烟田、多重收益”的良性循环。如今,竹溪中棵烟以其“高油分+高香气”的独特品质,成为高端卷烟原料市场的“黄金名片”,推动产区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升”的战略转型。

竹溪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兴烟的深刻内涵,以现实痛点倒逼技术创新,让农机翻越崇山峻岭,让技术扎根田间地头;以人才生态激活创新引擎,使智慧与创造同频共振;以品质革命重塑产业价值,用中棵烟高油分技术打开高端市场新蓝海。

当无人机的嗡鸣唤醒沉睡的山谷,当QC成果转化为标准化操作指南,当饱满油分在金黄的烟叶中流淌——竹溪县局正以科技之笔、人才之墨、品质之纸,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生动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不息的烟草动能。(图片由杨锴 张自豪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