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八斗坵村,零售户唐长生熟练地刷开智能烟仓,取走预定的卷烟;几十公里外,青年客户经理贾清正手把手教乡间店主使用智能管理系统;而在江垭街道,一场由烟草公司与零售客户共同参与的联学联建活动刚刚结束...这些生动场景,勾勒出慈利烟草赋能农网服务的立体图景。今年以来,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新实施融合“智慧、思想、实干、热血”的四维一体服务新模式,聚焦“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让服务更精准地滴灌至农网末梢,赢得了客户信任与满意。
智慧赋能,书香添智促转型
(组织客户经理开展智能盘库系统培训)
慈利烟草将“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进取精神融入服务基因。推动服务提质增效,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此,慈利烟草积极借力数字化浪潮,深挖“媒体+数据”复合型人才潜力,围绕营销服务、AI智能应用、专业论文撰写等方向组织多轮员工培训。大力引导营销人员围绕数字化转型、农网终端维护、客户经营模式创新等主题开展研究探索;选拔培养1名骨干参加省级卷烟营销内训师培训,发挥“以点带面”作用提升团队专业技能与农网经营指导能力;选派3名业务能手参加“AI赋能卷烟营销”专题培训,提交学习心得3篇,坚持学用结合,为市场注入智慧动能。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农网终端服务水平,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这已成为慈利烟草营销队伍的共识与行动自觉。
思想赋能,党建引领促融合
(与零售客户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江垭镇作为慈利县第二大镇,拥有120户卷烟零售客户,市场竞争力与精神追求并重。“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递到零售终端,通过常态化联学联建凝聚发展共识。”县局(分公司)营销中心主任姜俊楠表示。今年以来,慈利烟草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新路径,指导支持江垭零售户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累计组织开展主题联学联建活动4场,走访慰问困难零售户20余户次。让红色精神在江垭扎根,让正能量在街头巷尾传递,实现了服务不仅“到位”更“入心”。
为传递持续正能量,县局(分公司)积极引导零售客户参与志愿服务,在家禽代养助农、社区环境维护、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应急抢险互助等方面贡献力量,并协助设立“爱心货架”、配备“爱心急救箱”,共建暖心社区。
“跟着烟草公司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不仅生意好了,个人价值感也更强了!”江垭街道和恒食品商行店主王志青感慨道。
实干赋能,攻坚破题惠乡村
(江垭烟站设立的智能自助取货仓)
慈利烟草的实干精神,不仅强调“在行动”,更追求“优行动”,以实效惠及乡村客户。针对部分乡镇客户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的“取货难、送货难”问题,智能自助取货仓(简称“智助烟仓”)的推广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项目启动前,慈利烟草工作组深入调研地形特征、客户分布及设点可行性;实施过程中,通过试点运行、流程优化和问题预判,确保客户使用便捷顺畅,最终实现辖区烟站全覆盖。
“以前上山干活常错过取烟时间,现在有了这‘智助烟仓’,随时能取,太方便了!”江垭镇八斗坵村零售户唐长生满意地说。对此,县局(分公司)工作人员刘俊宏表示:“持续为乡村客户排忧解难,是提升满意度的根本。”
热血赋能,青春力量注新能
(客户经理指导客户使用智能店铺管理系统)
慈利烟草着力培养熟悉农网的青年客户经理,激发青年员工服务乡村的热情。2023年入职的青年客户经理贾清,选择深入农网一线,将所学回馈乡土。驻点服务期间,她深切感受到乡村零售户之间淳朴深厚的情谊和“一店一家人”的自主经营氛围,同时也发现部分客户对智能化管理系统存在使用顾虑。
于是,挨家挨户、手把手指导客户掌握新系统操作成了贾清的日常工作。她秉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的服务理念,帮助客户建立“笔笔入库、笔笔扫码、笔笔有记录”的规范经营模式,并从库存管理、消费行为分析、季节性销售策略等方面提供指导。在她的努力下,124名乡村客户已熟练掌握智能店铺管理系统应用。
“作为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能来到乡镇一线,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服务农网客户,助力乡村振兴,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也是我无悔的青春选择。”贾清的话语中透着坚定。
服务永无止境,创新未有穷期。慈利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农网零售终端建设,深化“四位赋能”服务模式,助力农网现代化转型升级,以更优质的服务创新推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