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扬州曲艺交流展演在青铜峡精彩上演

宁夏·扬州曲艺交流展演在青铜峡精彩上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6 14: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4日,南北文化交融·非遗传承创新——“扬州弦索牵丝路·宁夏花儿溯漕河”宁夏·扬州曲艺交流展演在青铜峡市古峡小剧场精彩上演,来自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艺术家们为广大观众烹制了一席“最扬州”的文化盛宴。

演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中篇扬州曲艺《小康的渔》选段中拉开帷幕。选段以扬州弹词和扬州清曲为表现形式,通过《画饼》《小康》《沿湖渔歌》三个曲目,讲述了在沿湖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村民们团结一心、各显其能,将小渔村逐步发展成鱼虾满舱、稻谷飘香的小康村的故事。

现场演员与观众互动,邀请观众化身文化传承者,登台学习敲击清曲瓦碟、操纵提线木偶等表演工具,并现场教授扬州方言,从日常用语,到俏皮的俚语俗谚,观众们跟读时或严肃认真,或忍俊不禁,现场笑声掌声不断。

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副所长、一级演员刘芓君说:“扬州清曲始于宋、兴于明、红极于清,历史悠久,对我们很多的小调、戏曲、曲艺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比如说大家非常耳熟能详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它的音乐源头就是扬州清曲的鲜花调。希望这次我们的扬州曲艺能给宁夏的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