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核心主题,着重呈现开放共享、聚焦前沿、产业融合及增强体验四大核心亮点。大会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300多名国际嘉宾参与,促进技术、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国际城市间互信合作。
当日下午,作为大会探讨前沿技术的专题论坛板块之一,“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同步召开。本次专题论坛聚焦数字技术领域风险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路径,广邀全球行业精英,共筑跨境协同发展新生态。
依托“朝阳经验”,探索数字经济未来
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论坛由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主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北京朝阳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有限公司、财新传媒及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共同协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曲大成等与会领导为论坛进行了开幕致辞。
唐建国副局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北京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也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始终致力于打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未来将重点从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深化与全球创新高地的战略对接,共同构建数字技术创新共同体;持续开放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建国致辞)
曲大成副区长表示,朝阳区作为“中国涉外第一区”, 正在构建国际开放生态,建设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朝阳区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正在加快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并在国际科技服务、国际人才培育等领域持续地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曲大成致辞)
财新传媒总裁张立晖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当前数字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产业格局,催生了一系列新兴领域。中国在AI技术与科技发展上,正在参与全球竞争,也为中国企业跨境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走出中国,到更大的全球市场,也是AI应用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警惕同步出现的风险与挑战,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需要坚守“长期主义”:构建智能向善生态,不仅关乎技术创新,更是在数字文明时代重塑科技与人文价值平衡的关键。
(财新传媒总裁张立晖致辞)
发展与治理并举,技术与价值同频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会文等嘉宾分别就“数字经济驱动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跃升”“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理念下的AI创新生态构建”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朱光耀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两个方面。2025年,数字经济占我国整体经济比例预计将达到50%。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朱光耀表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而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特别体现在伦理、规范、标准等方面。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要加强国际政策的协调,建立治理规则和伦理标准,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生产力的提高。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发表主旨演讲)
曾毅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并非互为掣肘,也不是相互平衡。治理实际解决的问题是技术的发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引领其正确航向的方向盘。当前,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力建设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研究与创新、产业应用,安全与治理能力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前瞻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发表主旨演讲)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科技创新最为密集的领域。从2022年AIGC的爆发开始,到今年年初的“DeepSeek时刻”,公共大模型加速涌现,端侧智能快速崛起,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行业智能化应用广泛落地。在这一轮浪潮中,科技企业不仅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更是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打造跨生态协同创新助力效应的推动者。
联想集团副总裁王会文在主旨演讲中提出,技术路径与价值路径将成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两大路径。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的超级智能体将是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关键一步,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下一个引爆点。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秉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价值路径,也就是“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
(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发表主旨演讲)
“人本智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去年11月,国内聚焦科技行业AI创新自律与治理的《人本智能:人机共生时代的科技发展观》出台,该倡议由财新智库、ESG30、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想集团、腾讯研究院联合发起,并在第十五届财新峰会ESG专场上发布。旨在推动各行业领军机构共同推动AI技术朝着以人为中心、更负责任与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发布之初吸引了30多家领军机构企业的加入。
今年,随着人本智能理念不断深化,又有16家企业陆续加入了这一倡议。新加入企业涵盖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智慧养老、AI医疗及算力基础设施等核心赛道。新成员的加入为倡议注入了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与生态构建的新动能,显著拓宽了其实践边界。截至目前,该倡议已汇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实现从技术研发、应用落地到伦理治理的全链条布局。
(“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官宣成员单位扩容)
“人工智能+”激发活力,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极
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两场圆桌讨论相继举办,来自各个行业的嘉宾就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数字经济作为新增长极等行业关心的话题展开了探讨。
第一场圆桌讨论以“人工智能+”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为主题。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数字经济格局。2025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随着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与应用不断深入,国际的人工智能合作不断深化,给不同行业带来了不少新的发现与特点,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可能尚未引起重视的隐忧。
本场圆桌讨论邀请了包括大观学者、学术代表以及业界代表与投资人等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围绕圆桌主题及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论述与探讨。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闫树,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杨小康,九章云极DataCanvas董事长方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财新智库高级研究员卢常乐主持了对话。
圆桌对话一:以“人工智能+”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资深业内人士分别从各自熟知的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将如何激发数字经济新潜能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高质量数据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作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渗透、新的物种生长、智能化的进程在推进三个加速;云计算和AI相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数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等。嘉宾们一致认为AI的普惠、安全和以人为本将是技术创新的关键词,也是相关企业走向全球化的关键词。
随后,以“从新增长极重新理解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场圆桌讨论展开。在30余年的发展中,伴随各类新技术的出现和融合应用,数字经济的概念、外延一直被重新解释和定义。基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态势,被广泛认为已进入发展成熟期的数字经济,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增长极,重新理解和定义自我,以期灵活适应并持续支撑时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本场对话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长廖瑜主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王耀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何晶晶、北京当代艺博会联合创始人熊蕾、朝阳区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国斌等嘉宾参与了讨论。
圆桌对话二:从新增长极重新理解数字经济
在这场圆桌讨论中,与会嘉宾围绕“自己认可的数字经济的新增长极”这一主题做出了分享。包括数字技术对供销产业的赋能;数据合规在医疗、金融和跨境领域的应用;对AI生产力的投资如何坚持人本主义;如何依托数字技术从文化艺术的角度进行价值评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投资机会。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自创办以来,始终面向全球科技新变革、国际合作格局的新变化,邀请各界精英分析研判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挑战。而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论坛则紧扣发展、治理、跨境协作的主题,以前瞻性的目光探讨了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的新路径,构成了2025全球数字大会精彩的一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