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周口:“码”上推动农地精细化保护

河南周口:“码”上推动农地精细化保护

来源:鲁网 2025-07-04 12: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河南周口西华县纪庄村村民王晓龙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盘算着牛场扩建的事。早年,他曾投入800万元从事肉牛繁养,如今想再扩大养殖场规模,但用地问题不解决,扩建无从谈起。

“你先别急,扫下看看。”村干部指向村委门口的二维码,只听“滴”的一声,屏幕上即刻跳转至全村各种土地类别和边界,养殖用地政策及申办流程等内容也一目了然。

王晓龙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他急忙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兴奋地比划着说,“县自然资源局的二维码上面写了,咱牛场扩大符合申报条件!”

类似王晓龙这种经依规备案的设施农业用地,西华县共有1340宗、12017亩。这是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新农地网格化保护监管,在全市推行“2134”工作机制(两网协同发力、强化首端责任、三千干部下沉、四方联动整治)取得的新成效。

具体来说,“两网”是指市级组建总网格,总网格长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兼任;常务副总网格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兼任,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总网格长,分别包联县(市、区)工作。各县(市、区)组建网格,参照市级模式运行。

“码”上监管,是这套机制的一个载体。周口在全市推行“一乡一村一网一张图”可视化监管体系,各乡(镇)、村全部开通农地网格化保护监管二维码,内容涵盖农村建房“八不准”、土地利用现状图、举报电话及联系人等相关内容,同时制成公示栏张贴上墙,全市累计张贴9万多处,实现了农户扫码即知、干部巡查即用。

但制度运行的核心在人。周口市明确行政村支部书记为农地保护“首端责任人”, 依托乡村振兴培训,将农地保护纳入必训内容,累计开展培训12期,让全市4700多名行政村支部书记知责明责。此外,来自市、县、乡三级自然资源部门的3000名干部下沉一线,县级自然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全部兼任网格员,包村联户,常态开展巡查、宣传等工作。

问题一旦出现,即进入“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机制。根据违建性质、严重程度,自然资源部门快速甄别分类。对属于自然资源部门职责范围的,由自然资源部门启动整改;若涉及住宅占用耕地、严重破坏耕地等问题,则迅速函告农业农村或移交公安机关;党员干部涉事,则移送纪委监委;问题严重的则实行“一案双查”, 既查处当事人,又查负有监督监管责任的相关工作人员。

这一整套体系带来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周口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超出省定任务21.44万亩和1.86万亩。(王乐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