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的成长轨迹,映照着组织的培养智慧。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系统性思维重构青年成长坐标系,将制度设计的精准度、实践锤炼的颗粒度、生态营造的包容度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加速度。通过立体化培养、实战化淬炼和创新生态构建,一支有理想、敢担当、善作为的青年队伍正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与行业转型的生力军。
立体化培养构建成长“导航系统”
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打破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建立覆盖职业全周期的培养体系。
思想导师通过谈心谈话校准价值观,业务导师借助实战场景拆解工作方法论,生活导师则以文化浸润消解职场适应焦虑。这种思想引领+业务精进+生活关怀的闭环,帮助青年员工在基层服务中找准定位。轮岗机制进一步拓宽成长视野。青年员工在卷烟配送中感知市场供需逻辑,在终端服务中磨砺群众工作方法,在案件稽查中锤炼法治思维。
一名参与多岗位历练的客户经理坦言:“跨条线的实践让我理解了‘国家利益至上’不仅是口号,更是每个环节的精准落子。”动态人才库、成长积分卡等创新工具,则将学习成果与职业发展深度咬合,形成“学习有标杆、进步有通道”的良性循环。
实战化淬炼把课堂搬到“一线战场”
基层是最好的练兵场。在罗田县河铺镇林家坳村,青年志愿者团队已成为村民口中的“贴心人”。
他们带着数字化工具走进结对帮扶的客户家中,帮助农户直播销售板栗、甜柿,将现代营销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在校园周边普法现场,青年员工用卡通漫画、互动问答筑牢青少年拒烟防线,让法治教育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同时,实践场景的育人效能被持续激活,老员工传授二十年积累的真假烟识别诀窍;头脑风暴活动中,青年员工还积极创新提出“数字化监管工具应用”“零售户诚信积分管理”等创新建议。
这种“战场即考场”的淬炼模式,让青年在解决真问题中完成能力跃迁。一名参与助农直播的青年员工感慨:“当看到滞销板栗通过直播间走进城市餐桌,我读懂了‘责任烟草’的深层含义。”
生态化培育让智慧“破土生长”
创新不是孤独的冲锋,而是生态的滋养。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破除“唯结果论”导向,建立容错试错的弹性空间。放松创新课题内容限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搭建跨部门协作平台,青年员工得以大胆提出创新课题。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应用更释放了创新动能——人工智能处理基础工作,云端知识库支持自主研学,青年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向服务模式创新。
评价体系的重新设计也让创新价值获得立体化呈现。业务流程的微改进、服务细节的再设计,都能在动态考核中找到价值锚点。定期举办的创新经验分享会,既展示“助农直播”“移动普法”等成功案例,也剖析失败教训,形成知识共享的共生系统。这种既有阳光雨露又有肥沃土壤的生态,让青年智慧持续转化为行业发展动能。
人才培养的深层逻辑在于构建人与组织共同进步的平台,罗田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通过重塑培养思路,让青年人才在基层沃土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支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正以创新之姿擘画发展蓝图,在新时代的烟草篇章中书写青春担当。(袁子恒)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