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鄢陵:珍爱生命 拒绝“上头”电子烟

许昌鄢陵:珍爱生命 拒绝“上头”电子烟

来源:鲁网 2025-06-30 12: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烟草专卖局联合鄢陵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了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的大型禁毒宣传系列活动。通过“立体化宣传+精准化防控”模式,面向人民群众全面普及禁毒知识。

校园宣教:沉浸式拒毒课堂

在鄢陵县初级中学七年级六班的教室内,鄢陵县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和鄢陵县公安局的禁毒支队民警正在与同学们开展宣传互动。

图为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普及禁毒知识

“这并非普通的电子烟,而是披着时尚外衣的毒品!”活动现场,宣传员手持伪装成“奶茶杯”“可乐罐”“卡通玩具”等形态的非国标果味电子烟样品,为同学们揭开了新型毒品的伪装面纱。同时,通过真实案例详细讲解了不法分子引诱青少年的常见手段,教会青少年识假辨毒、保护自身的本领。在现场问答环节,宣传员们指着桌面陈列的十多种毒品仿真模型,向同学们发起挑战。同学们围拢在模型前,有的热烈讨论,有的认真思考。“原来毒品可能就藏在日常零食里,甚至是跳跳糖和奶茶粉里,实在是太可怕了!”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张明爽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掌握了识别技巧,也会提醒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注意防范。”

主题公园:互动式普法体验

图为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上头电子烟”的危害

在鄢陵县花博园禁毒主题公园活动现场,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结合图片、视频与实物,科普了“奶茶杯”“可乐罐”“玩偶熊”等非法电子烟的迷惑性和危害性。他们为市民讲解了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烟油里添加了人工合成大麻素,吸食之后会产生类似吸食大麻的感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毒瘾,吸食者上瘾后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等危害知识。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提供各类法律服务,积极解答广大市民关于毒品问题、电子烟问题和其他法律问题的咨询。通过答疑互动,帮助市民们巩固了禁毒知识,使其进一步知晓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要教育好子女,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上头电子烟”,增强青少年群体的防范意识,提高其防毒能力,坚决向“上头电子烟”说“不”。

专项治理:全方位宣传行动

在零售终端,鄢陵县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向零售户解释了“上头”电子烟的危害,并普及了如何识别“上头电子烟”的知识,强调他们在日常经营中需保持警觉,增强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防御意识。在日常业务中,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并确保合法经营。此外,工作人员向他们普及了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提醒商家注意新型毒品可能进入市场的风险,必须从正规合法的途径采买烟草制品。工作人员还告知,存储、销售、运输、使用含有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等行为均属违法,一旦发现此类行为应立即举报。

鄢陵县烟草专卖局借助此次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以及识别毒品、防范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筑牢了坚实根基。 (刘思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