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色的阳光洒满盖州,三重充满生机的声响正在城乡间交响——育智学校明亮的教室里,“咔嚓”的剪纸声与孩子们举起窗花的欢呼雀跃相映成趣;乡间公路上,行驶车辆后备箱中教具箱开合的“咔嗒”声清脆悦耳;高考学子家中,志愿填报的讨论声与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青春奋斗的乐章。
这些从2019年延续至今的场景,将辽宁省营口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盖州市局党支部13场“送暖入校”“送教下乡”活动与三载帮扶助力困难学子串成线,让“红马甲”的色彩照亮了孩子们的逐梦路。
红甲六载暖心路
2019年,营口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盖州市局党支部与盖州育智学校结下了“帮扶之约”。六年时光里,盖州市局党支部以“送温暖、送知识、送技能、送指导”,为特殊儿童构建起成长支持体系。从初次牵手时孩子们害羞的眼神,到如今见到“红马甲”便扑上来的亲昵,“送暖入校”活动串联起了一个个温暖印记。
图为盖州市局党支部志愿者与育智学校特殊儿童踢足球。
“看,窗花要这样折……”剪纸课上,志愿者张竞文把着孩子的手在红纸上翻折。“咔嚓、咔嚓”的剪刀声里,有个害羞的男孩,第一次主动举起歪歪扭扭的窗花,开心喊道,“姐姐看我的!”
近年来,盖州市局党支部将特色志愿服务与党性锤炼相融合,把“益路童行”作为组织生活的“实践课堂”,号召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亮身份、优服务。在一次次牵手帮扶中淬炼党性修养、厚植为民情怀,让“为民服务”信念在党员心中生根发芽。
教具百宝藏星语
当晨光穿透云层时,盖州市局党支部四支志愿小队已踏上乡路。汽车在乡道上颠簸前行,后备厢里整齐码放着米面油,装着教具的箱子里面满是印有卡通图案的穿衣图解卡片、带防滑垫的训练碗、会发声的口腔按摩器……
在脑瘫患儿小宇家,志愿者张家林用布偶表演“小熊穿衣服”情景剧,小宇攥着纽扣的手颤抖着,一次、两次、三次……终于成功扣上了领口;志愿者拿出会发光的“魔法话筒”,耐心陪着有语言障碍的婷婷对着镜子练习“a—o—e”,临别时,孩子模糊喊出了“再…见”。
图为盖州市局党支部志愿者到特殊儿童家中陪其做感统训练。
这些细节里的改变,既印记着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也折射出了志愿队伍的初心坚守。多年来,盖州市局党支部从“一对一”精准帮扶困难客户,到与共建单位携手推进“普惠金融进乡村”,从“法进终端”开展普法宣传,到“益”路“童”行助力特殊儿童与困难学子,温暖的文明实践之花绽放在帮扶的各个角落。
三春锚定萤火路
“等我当上老师,也要像你们一样帮人。”这份略显青涩但坚定的话语,见证了盖州市局党支部用三年时光铺就的逐梦路。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宋晓暖(化名)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上,可对于靠小吃摊养家的母亲来说,三年学杂费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小压力。
“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帮孩子渡过难关。”盖州市局党支部党员们了解到此事后,自发组织捐款,不仅帮助其解决了入学费用问题,还为其准备了学习生活用品,让宋晓暖顺利踏入校园。
“帮扶不仅仅是嘘寒问暖、赠送物资,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找准成长方向。”盖州市局党支部书记黄海腾说。自2023年以来,盖州市局党支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与博爱公益建立合作,突破传统帮扶模式,将目光投向帮扶学子精神成长层面,积极为困难学子构建人生“导航系统”。
截至目前,“益”路“童”行30余场活动足迹,200余人次盖州市局党支部志愿者,30余人次零售户志愿者,在盖州城乡绘就了一张张温暖图谱。
在盖州市局党支部志愿项目推进图上,红笔圈出的新增坐标格外醒目:困难零售户子女帮扶专线、社区留守儿童“四点半课堂”等“志愿+”创新项目蓄势待发。下一步,盖州市局党支部将以“益”路“童”行活动为起点,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更广阔领域,让文明实践的暖流不断涌动在群众的心田上。
作者:营口市盖州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张竞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