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细胞“通用钥匙”发现

来源:科技日报
2025-06-26 08: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者25日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该中心曾木圣、钟茜教授团队发现了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颠覆了“EB病毒感染B细胞与上皮细胞受体截然不同”的传统认知,为理解EB病毒感染机制和新型EB病毒高效疫苗靶标确认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刊发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据介绍,EB病毒是一种γ-疱疹病毒,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与多种疾病相关。科学家虽然早就发现了EB病毒感染B淋巴细胞的关键受体,但EB病毒如何感染上皮细胞仍一直是个谜团。

传统观点认为,EB病毒利用截然不同的受体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研究团队利用早期建立的EB病毒高效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模型进行筛选,首次发现R9AP蛋白质分子在EB病毒进入此两类细胞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犹如找到了一把‘通用钥匙’,它可打开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的门,让EB病毒进入。”钟茜说,他们发现通过基因沉默或敲除技术把R9AP这把“钥匙”藏起来,或者用R9AP衍生肽或抗R9AP单抗把“锁”或“钥匙”挡住,均能显著抑制EB病毒感染。如果产生过多的R9AP,则会促进EB病毒感染。

“基于新发现,我们已基本完成EB病毒疫苗的靶标设计,有望最快于明年年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曾木圣表示,希望能够研发出针对EB病毒的通用型疫苗,使健康人群通过接种疫苗就能够预防病毒感染,从而预防鼻咽癌等多种与该病毒相关的疾病。(记者叶青)

(责编:郝孟佳、李昉)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