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丨从敦煌到大足——感受中国石窟艺术的南北交响

百闻不如一见丨从敦煌到大足——感受中国石窟艺术的南北交响

来源:新华社    2025-06-26 10:05
来源: 新华社
2025-06-26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

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石窟

它们一北一南、一先一后

勾勒出石窟寺艺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清晰线索

近日

“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

两座世界级艺术宝库由此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石窟寺的开凿起源于古代印度

依托丝绸之路向东移植于中土

两汉之际,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以敦煌为代表的丝绸枢纽成为石窟艺术的中转站

北魏至隋唐

石窟艺术伴随国力强盛、佛教繁荣发展达到顶峰

敦煌莫高窟

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尽头

是中国古代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之一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至唐末五代,北方开凿造像的热潮退去

石窟艺术重镇随经济中心而南移

两宋时期,石窟艺术进一步地方化、世俗化

自成都至重庆的川渝古道上

安岳石窟和大足石刻的开凿横跨千年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

始凿于初唐

兴盛于南宋

延续至明清

现存造像5万余尊

 

巨大的涅槃卧佛、华丽的千手观音、生动的世俗生活

……

敦煌和大足

地域分布一南一北,开凿时间一前一后,彼此相距千里

但拥有众多主题相似的造像

从敦煌莫高窟到大足石刻

既非直接的技艺传承

亦非同义的内容复刻

两者共同诠释着兼容并蓄、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

 

记者:杨仕彦、赵佳乐

新华社重庆分社制作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