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的“豆浆特饮”

烟叶的“豆浆特饮”

来源:鲁网 2025-06-26 13: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听说过植物喝豆浆吗?这可不是浪费,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豆浆特饮’智慧。

在湖北省枣阳市的烟田,如果你闻到一股清新的豆香,这不是早餐摊点,而是为烟株精心调配的“营养特饮-科技豆浆”。

从先进经验到枣阳实践

“豆浆喂烟”的灵感,源于多年前河南烟农的一次无心插柳——变质的豆浆泼洒处,烟苗长得格外精神。

为啥古法种植的“豆浆喂烟”,竟成了提质增效的“豆浆特饮”。

“发酵豆浆中的氨基酸、活性酶能使烟株根系活力提升30%左右,钾元素吸收率提高25%左右,使根际有益菌数量增加1-2个数量。”枣阳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科技创新团队查阅了发酵豆浆应用烟叶生产的资料后,被该技术"变土生金"的能力深深吸引。

图为发酵豆浆装桶准备灌根

“老辈人可能觉得神奇,现在咱们用科学去给大家证明。”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陈泳纬蹲在烟田边,随手抓起泥土捻了捻,为烟农解释道。

“发酵好的豆浆里,满是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还有有益菌群。一亩地用上15斤黄豆制作的发酵豆浆,不仅能把土壤‘盘’得又松又活,还能给根系‘喂’得又壮又密!”

从"试验示范"到"推广认同"

枣阳市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平原烟区,枣阳市局积极学习同为平原产区的河南烟区先进经验,以专项科课题研究,形成“豆浆+多类复合生物菌”的特效灌根方案,推动发酵豆浆灌根技术快速“落地生根”。

“我们通过试验田对比发现,改良后的技术让土壤孔隙度增加18%,烟株根系发育更加旺盛,叶片更加厚实、油亮。”陈泳纬展示着对比照片。

图为取样豆浆灌根的烟株进行对比

“我们按照技术员给的试验方案逐步开展,不在依靠老经验,照着做就不出错,大家也放心。”吴店镇烟农唐亮起大拇指。

新技术好是好,但磨豆浆、发酵、配比……对不少烟农,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或者劳力不足的农户来说,操作起来是个麻烦事。

“今年的示范田,由烟站集中磨浆、发酵、封装成桶,后续则直接由合作社提供,烟农只需一个电话,一桶桶配比精准、发酵成熟的‘营养豆浆’就直接送到地头,让大家拎桶即用。” 吴店烟站站长邱俊指着试验田解释到。

从“古法种植”到“绿色科技”

烈日下,连片的烟田翻涌着墨绿的波浪,生机勃勃。这生机的密码,就藏在这杯融入泥土的“生态豆浆”里,让数亿万的土壤微生物被不断激活。解密古法种植传的“绿色科技”。

“你看这叶子,绿得能滴油!今年的几十亩试验地,烟叶长势非常喜人!这都是烟草局带来的科技豆浆的厉害!"他蹲下身,扒开泥土,露出烟株健壮的根系。”吴店镇何家湾村烟农樊大叔查看着烟田。乳白微黄的发酵豆浆顺着软管渗入烟株根部,散发出淡淡的酸香。

图为“豆浆+菌剂”试验示范区

“今年试验区烟田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25%,农药使用次数下降2次,目前烟叶长势十分喜人,示范区的成功为烟农展示了‘减肥减药不减产’,赢得众多烟农的持续关注”吴店烟站站长邱俊介绍到。

科技活水灌注传统智慧。烟农们手中的"豆浆特饮",连接着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这杯看似朴素的“生态豆浆”正成为解锁枣阳烟叶提质增效、烟农增收致富的“绿色密码”。

下一步,枣阳市局的科技创新团队将扩大推广面积,让这碗“科技豆浆”,浇灌出更多绿富同兴的金叶田。(陈泳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