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第三实验中学,朗朗书声与法治宣讲声交织。身着蓝色工装的志愿者们穿梭于校园内外,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化作通俗易懂的“成长指南”,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法治种子。该县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以“普法+监管”双轮驱动,构建校园周边保护网络,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法润青苗:普法宣传筑牢思想防线
(图为法治宣传员向学生讲解法律法规知识)
“同学们,这些伪装成‘奶茶杯’的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你们的健康!”6月6日,法治宣传员付晓洁手持实物教具,在第三实验中学的法治课堂上,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形式,向200余名师生揭示新型电子烟的危害。现场展示的30余种非法电子烟模型,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隐蔽的危害。
这场沉浸式普法只是开端。该县局同步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发放300余册普法漫画手册,图文并茂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涉烟条款;组织观看《电子烟之殇》动画短片,通过真实案例警示“第一口”的代价;开展“安全知识擂台赛”,将交通安全、网络防诈等知识转化为趣味问答,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校外,“家长普法课堂”同步开课。志愿者在校门口设立咨询台,向家长发放《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清单》,详解“家庭监护要点”与“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技巧”。“以前只知道不让孩子抽烟,没想到电子烟危害这么大,以后一定多留意!”学生家长王小红女士在听完宣讲后,现场扫码加入“护苗监督群”,成为校园周边环境的义务监督员。截至目前,该县局已累计开展校园普法活动6场,覆盖师生及家长1200余人次,推动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
利剑护未:联合执法密织监管网络
(图为执法人员对校园周边文具店进行依法检查)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一起保护好未成年人,也是零售客户的责任和义务。”6月17日,执法人员李先亮和牛树真在县城棣新四路店铺进行宣传。
为压实主体责任,该县局推行“三个全覆盖”管理标准:禁售公告张贴率100%、警示标识摆放率100%、不向未成年人售烟承诺书签订率100%,目前已完成校园周边87家零售户的标准化改造。
该县局与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和沟通协作,通过联合执法、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等方式,开展校园周边零售店铺许可证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检查校园周边便利店、文具店、奶茶店等店铺是否存在无证经营、向未成年人售卖“奶茶杯”、拆包单支售卖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周边100米范围内禁售规定,持续凝聚监管合力,提升监管工作质效。
为确保监管长效化,该县局建立“校园周边动态监管档案”,每周开展错时突击检查,重点排查学校周边文具店、奶茶店等场所。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2次,清理违规网点5家,校园周边100米内售烟点实现动态清零。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稽查中队中队长范本强表示,下一步将探索“智慧监管”模式,引入AI摄像头自动识别未成年人购烟行为,织密科技防护网。
据了解,该县局将持续深化“法治宣传+联合执法+社会共治”模式,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坚实“保护伞”。(李侃、宋曼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