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四聚”写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四聚”写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篇章

来源:鲁网 2025-06-23 16: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呼和木独镇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全镇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四篇文章”,不断开创呼镇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加强党的领导上聚焦,做好“列入融入纳入”文章。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持续巩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镇党委会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要点、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纳入领导干部考核管理和政治素质考察考核重要内容、年度综合绩效考评等,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不折不扣做好“列入融入纳入”文章。

在贯彻主线要求上聚责,做好“有形有感有效”文章。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强化宣教阵地建设,持续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所资源和优势,推进图书馆“同心书屋”建设,创新打造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知识数字阅读区;挖掘兵团纪念馆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建强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强化平台载体建设,精心打造常青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建成实践教育基地7个,同心文化载体7个。以中国传统节庆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10余场,通过拓宽路径与丰富形式相结合、线上点对点与线下面对面相结合,不断创新丰富活动平台载体,推动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精神家园建设上聚力,做好“交往交流交融”文章。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一是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宣讲活动20余次;结合农牧民夜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宣讲4场次;同时以“暖邻凳凳会”为载体,不定期开展同心“微课堂”活动10余次。二是培育“石榴籽+”工程。通过嘎查村推荐、实地走访,评选出12个“石榴籽家庭”、12个“石榴籽个人”、2个“石榴籽嘎查村”、1个石榴籽岗位,并积极宣传其团结奉献的事迹,形成了团结进步示范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持乌日格玛传承非遗文化“古如歌”、鼓励孟克吉日格拉打造传统银饰、组织剪纸爱好者开展“巧手剪出石榴情 同心共筑幸福家”主题实践等活动,构筑多元文化同心圆,不断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聚能,做好“共建共富共享”文章。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聚焦提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和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多管齐下夯实共富根基,全力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发展。巴音温都尔嘎查通过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为每户农牧民发放红葱200斤,红泥圪台社通过土地流转,农牧民每年人均可获得纯收益7200元。东红柳村通过土地承包,不断提升居民土地收入,同时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村民生活创造便捷。大套子村新建医保站服务点,打通群众医保报销最后1公里。查汗淖尔嘎查用集体经济不仅为全村村民交医保,还为村民免费体检。各嘎查村(社区)以实际举措让各族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推进共建共富共享现代化工程。(李朝)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