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非遗文化“点睛”魅力乡村

四川德阳:非遗文化“点睛”魅力乡村

来源:鲁网 2025-06-20 13: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清代诗人王朗山曾在笔下勾勒出中江手工挂面曾横跨南北的盛况。如今,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这一千年非遗技艺再次迎来别开生“面”的时刻。

驱车驶入觉慧村,青石板路蜿蜒至晒面场,竹架上万千银丝垂落如瀑,在阳光下折射出温润光泽。“从成都过来一小时,第一站便品尝了中江挂面,口感非常好”游客小李捧着热气腾腾的面碗感慨,不远处,麦浪列车穿梭于千亩金色麦田,水上咖啡厅飘来阵阵咖啡香……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村貌,觉慧村以中江挂面为“金字招牌”,构建起“挂面+美食+民宿+文旅”的农旅融合生态,一场“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好用”的多维非遗体验场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

白天,游客走进非遗工坊,全程观摩“三醒三揉”“竹杆抻面”等18道挂面纯手工工序,亲手体验绕条、上架的匠心细节,再品尝酸汤挂面等创新美食;穿梭文化市集中,感受麦秆画、蛋壳画、苗族织锦等20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千年一面・中江见面”非遗主题晚会在光影秀中拉开帷幕,LED屏重现清代商队驮面进京的壮阔场景,川剧变脸与挂面号子相映成趣,让游客在鼓乐声中穿越千年时光。

文旅产业的火爆,觉慧村的老师傅们纷纷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业态的融合路径。将传承千年的挂面手艺嵌入多元消费场景。有人开设“挂面+研学”体验课,有人将手工面与文创礼盒结合开发伴手礼,而村里首位卷烟零售户魏思平,同样成为传统产业与现代商业碰撞出的鲜活注脚。

“我想将原来的经营的酒水批发店改造为契合乡村文旅发展的店铺。”随着日均游客量的激增也催生了新的课题,即时性消费需求亟待满足,卷烟的需求同样旺盛,老魏决定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今,综合店铺以初具规模,在中江县烟草专卖局的帮助下,魏思平成为挂面村第一个拥有烟草零售证的商户,店铺升级之路驶入“服务快车道”

“自从办了烟草证,游客买烟时还会顺带购买挂面,我相信最近几年的销售额会越来越高。”每谈到办证后的变化,魏思平的脸上总是挂着激动的笑容。

从传统挂面作坊到文旅消费新地标,中江挂面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更展现出非遗产业与现代化商业融合的无限潜力。随着烟火气与面香的持续升腾,这座千年古村正以更蓬勃的姿态拥抱未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