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气二厂作业七区面临“点多面广、人少井多”的困境——不足百人的团队肩负着全厂近1/3的生产气井、8座集气站与1座处理厂的管理任务,其中低产井占比高达80%。而今,管理变革让这片气区实现“以少胜多”的逆袭——人数未变,管理范畴未变,劳效却提升了30%,更贡献出全厂1/5的天然气产量,人均年贡献天然气近2200万立方米。
这组极具反差的数据,是如何实现的?
从黄土沟壑间的井站到云端数据平台,员工的每一次设备维护、每一条创新建议,都被量化成“数字积分”,撬动着组织效能的跃升。从同吃“大锅饭”到精制“小锅菜”,2023年以来,作业七区积极探索“油公司”模式下绩效管理新机制,掀起一场“无声革命”。
从“平均分配”到“量化积分”
“以前工作职责划分不清,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不清谁干得多、谁干得好。时间长了,那些真正努力干活的人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慢慢被磨没了。”说起几年前作业区的状态,作业区副经理范海润感触颇多。
传统薪酬体系与工作成果挂钩不明确,创新提案无人问津,技术骨干的积极性逐渐消磨掉,团队陷入“躺平”怪圈。
如何解决“干和不干差不多、干多干少差不多、干好干坏差不多”的问题?源头便是建立量化的积分细则。作业七区全面考虑作业环境、难易程度、工作时间、责任大小等实际因素,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翔实的摸排、梳理,共梳理出4大类33项114种任务清单并赋予积分,用量化的分值体现工作质量效益。
员工日常巡检、设备维护、创新提案等工作,被转化为“成长积分”。奖金拿多少,业绩说了算。积分积累越多,奖金兑现越多。积分不仅与薪酬挂钩,更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数字标尺”,使各个工作岗位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保证。
“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差异化”“动态化”才能起到考核激励作用。
从急、难、险、重四个维度,作业七区建立了积分分值动态评估表,对没有纳入标准的工作进行分值快速核定,建立日趋完善、有章可循、尺度统一的积分标准体系。员工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
看着系统里的积分明细表,副经理范海润明显感觉到岗位员工的变化:“以前大都被动接受指令,现在积分系数低的员工主动要求增加工作量。”
从“纸质台账” 到“云端智库”
过去,集气站的值班室内,泛黄的巡检记录本堆成小山。运行班班长陈胜文翻着2022年的台账苦笑:“以前靠人工登记,漏记、补记是常事。”
随着前端数智化硬件的完善,传统的开关阀门、人工巡井等简单、重复性工作大大减少。如何找到一套简单、有效的数智化管理方法?
2024年,大监控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作业七区。按照改革要求,作业七区对原有的积分制再度进行升级打造。
建立以“智能管理平台”为核心的“1+1”融合绩效管理2.0版,作业任务通过平台派发、统计、追溯,员工在手持终端即可查看任务详情、积分值、作业要求等,日常作业以模块化形式移上“云端”,在实现作业进度、质量实时管控和全面可溯的同时,进一步释放管理效能。
“智能管理平台让日常派工转化为抢单式分配,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水平、技能特长对工作任务进行自主选择。大家再也不用因为任务分配而争得面红耳赤了。”陈胜文说道。
完成任务后,员工拿着终端拍照上传,班组长予以核实,从而完成闭环,月底统一导出每个人的积分,按照积分分配20%的奖金。
以最常见的巡检工作为例,员工通过手持终端扫描设备二维码后,系统会自动记录时长、质量、隐患上报等数据,并即时换算成积分。被转化为智能端的“成长积分”,积分不仅与薪酬挂钩,更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数字标尺”。
“现在每天的工作成果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相同岗位员工的收入差最大可达30%以上,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全国劳动模范、油田公司技能专家、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采气工艺研究所创新组组长陈思杨感慨。
据统计,自数智积分制推行以来,作业七区对应外部检查问题数量下降51%。
从“低产困局”到“高效样板”
考核难、激励难、增效难,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三难”困局被“数智积分制”破局。
范海润指着数字看板上的热力图,说:“过去,拍脑袋做决策,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偏差。现在,靠数据划重点,管理精度提升了几个量级。”
平台沉淀的10万余条数据,已形成涵盖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管理模型,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任务是“积分小账本”,责任是“加分放大镜”,标准是“公平秤”,考核是“实时成绩单”。
2年来,这套不断升级更新的管理制度将员工的每一份努力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用“数字语言”精准衡量工作价值,最终形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最优解。
今年3月中控及时叫停无票证作业2起,2024年积液井占比下降7.5%,泡排有效率上升0.3%,中控叫停制止劳保不齐全等问题较2023年多184次,作业区自查自改问题同比提升962个,对应外部检查问题数量下降51%。
截至目前,作业七区已稳健实现746天安全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功不可没。其中,积分管理制度如同精密的齿轮,驱动着整个作业区安全管理体系高效运转。它不仅是量化考核的实用工具,更化身组织优化的“显微镜”,精准洞察管理中的细微症结。
以“分”算效能,用“智”优管理,作业七区打破固有模式,锚定生产效率、管理效益、人员效能的提升目标,以创新驱动全力打造自主管理示范区,为行业管理创新与效能提升提供了全新解题思路,成为驱动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实践样本。
如今,在采气二厂作业七区,“挣积分”成为员工的日常热词。
小小数字积分,正借数智化之力重构基层管理生态,为世界一流油气田开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图片由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肖丹 邵凤霞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