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戏剧季003来了!
5月23日至6月2日,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希腊五个国家的15支戏剧团队、200余名演员及嘉宾齐聚江西会昌戏剧小镇。《哈姆雷特机器》《贝克特在赖家老屋》《十三角关系》《暗示》《觉醒》《俄瑞斯忒亚》等精彩戏剧作品将轮番上演。
这些作品既有对经典的创新演绎,也有当代戏剧的前沿探索,将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
5月23日,会昌戏剧季003璀璨开幕。华人戏剧家、上剧场艺术总监赖声川,著名制作人、上剧场CEO丁乃竺,市委常委、副市长黄蓬勃,中石化江西分公司党委书记仲伟,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会长马仲器,会昌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茂进以及李国生、周文孝、卢杜林等会昌县领导,以及国内外戏剧行业相关专家、明星嘉宾和中央、省、市有关媒体出席开幕式。
会昌戏剧季003开幕现场
开幕式上,在国内外的剧团携手合作中,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戏剧世界呈现在众人眼前。榕树下,摩天剧团与小镇的百年榕树联动,开启了一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之旅。随后,领导嘉宾共同喊出“让智慧引领我们,会昌戏剧季003开幕”口号,活动就此拉开序幕,千年古邑与戏剧盛宴再度重逢。
据了解,会昌戏剧季003系列活动将持续到6月2日。期间,每天还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小镇环游记”“小镇会客厅”“赖声川大讲堂”“系列工作坊”等文化交流活动,观众在现场与戏剧从业者进行深度交流,感受体验戏剧魅力。
小镇怎会唱大戏?
在欢呼和热议声中,我们不禁要问,戏剧的种子为何会在这座古老的赣南小城生根发芽?会昌戏剧小镇如何更有“戏”?
会昌与戏剧的结缘,缘起于祖籍会昌的中国著名剧作家赖声川。
自2015年起,每年七八月间,赖声川携其代表作《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外公的咖啡时光》《十三角关系》等话剧,如约在家乡会昌上演。连续多年的拓展造势,让“看声川戏剧”成了会昌旅游的一个热词。
航拍会昌戏剧小镇
赖声川回乡演出,不仅为一缕乡愁而来,也为一腔感动而来。生于美国、长在中国台湾的赖声川对家乡会昌的了解仅停留在父辈的记忆与叙说中。
会昌是赖声川的父亲赖家球的故乡。1947年,赖家球离开会昌远赴重洋谋生,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会昌对于赖声川而言,既陌生又熟悉。20世纪90年代,赖声川及哥哥赖声羽开始了回乡寻亲之路,从此在会昌播下了戏剧的火种。
2015年以后,赖声川再次回到会昌,发现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他由衷地感到高兴。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梦想:“我想做一个社会实验,这可能要10年的时间,看艺术对于会昌这样一个小镇,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尤其是带给家乡年轻人什么样的变化?”
会昌戏剧小镇
上海赖声川专属剧场年均演出超过200场,上座率高达70%以上,展现出极强的市场号召力。不仅观众争相购票,不少一线明星也以参演其剧目为荣。
赖声川回到老家会昌,以赖家老屋为起点,重新规划老屋周边区域,建设会昌戏剧小镇,他希望通过戏剧的形式,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触戏剧,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会昌的年轻人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017年10月,会昌县启动了西北街改造项目,引入以赖声川为代表的特色戏剧文化,全力打造以“戏剧文化高地、戏剧产业基地、戏剧生活社区”为定位的会昌戏剧小镇,创新探索以“戏剧+”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小镇如何更有戏?
走进会昌戏剧小镇,你可以看到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灰瓦青砖的老房子、香气弥漫的小吃街等传统元素,这些元素承载着历史记忆,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貌。
在保留老县城街区风貌的基础上,戏剧小镇突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打造了印刷厂改建而成的“会剧场”、老宗祠修葺而成的园林剧场、街屋改建的实验剧场及排练场等4座功能各异的室内表演场馆,同时开设大师工作坊、戏剧体验工作坊、舞台导览、剧本围读等。此外,还配套布局食、宿、游、购、娱等商业业态,初步形成“戏剧+”的产业集群。
会昌戏剧小镇
小镇以戏剧为主题,围绕“看戏、学戏、演戏、出戏”四类业态导入戏剧产业资源。
在保留原有街区风貌基础上,建设了会剧场、园林剧场、实验剧场、排练场四座室内表演场馆和有容广场、赖氏古宅广场、三角广场等开放式艺术区域。这些场所融入客家文化,打造成了“特色戏剧镇、风景独好城”。
如今,厚重的人文历史与浓郁的戏剧文化在千年古镇巧妙结合、焕发生机。
赖声川曾说:“会昌不只是一种对家乡的情怀,也是一种渠道,可以让我走到一些更古老的,不管是我家族的,或者是我们一整个民族的地方。”
以戏剧为媒,围绕着赖家老屋建设起来的会昌戏剧小镇拔地而起。历经种种,小镇已经准备好,用戏剧,迎接八方来客。
以戏为引,以产兴城。如今的会昌戏剧小镇,有戏、有景、有梦,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更为会昌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