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阳光“典”亮烟火人家

普法阳光“典”亮烟火人家

来源:鲁网 2025-05-23 13: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来临之际,湖北宜昌夷陵区烟草专卖局创新普法形式,构建立体普法矩阵,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如一束束暖阳“典”亮烟火人家。

普法“播种机”驶入城乡角落

“以前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高高在上,现在学了案例才知道,它连宠物咬人怎么处理都规定的明明白白!我以后可要牵好我的小狗喽!”夷陵区丁家坝社区群众指着法条连连感叹道。

为了让生硬的法律条文深入人心,夷陵区局细心筹备,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将普法“播种机”开进田间地头、零售终端和社区小巷。

图为工作人员为公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相关案例

在上洋雪茄烟种植基地,夷陵区局工作人员用“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等贴近乡土生活的案例,为种植主体和农户解读近在咫尺的用益物权;在零售终端,聚焦“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合同编内容,帮助商户规避经营风险;在社区街道,向来往居民普及“夫妻共同债务”“高空抛物责任承担”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干货法条。这种“按需补给、精准滴灌”的普法模式,让不同群体都能够汲取到法治“养分”。

普法“云矩阵”打破时空壁垒

“小蔡,你看今早群里发的普法小知识了吗?原来在文体活动中受伤,对方如果不是故意的或者没有重大过失,我们就要自己承担损害后果,这个在民法里叫做‘自甘风险’!”

“当然看啦!这个月工作群每天都会分享民法案例,什么‘买卖不破租赁’‘不当得利’‘表见代理’,有了通俗易懂的案例解释,这些高深莫测的法律词汇,我这个小白也能读懂了。”

在民法典宣传月期间,夷陵区局精心制作法宣海报、普法动画,用“接地气”的方式营造普法氛围。同时,每日推送“以案说法”,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张三李四”的生活故事,让《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不再是空中楼阁。

“以前学法律像啃硬馒头,现在像吃‘切片面包’,每天消化一小块,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夷陵区局通过轻松有趣的“碎片化”普法形式打造普法“云矩阵”,将法律知识潜移默化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了“抬头可见、触手可学”。

普法“微光带”守护点点烟火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这冷冰冰的法条如今再看,真是热腾腾的。”家住南津关的独居老人孙奶奶眉眼弯弯道。

为了让《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普法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夷陵区局精心开展“法治微光带”活动,组织区局志愿者成立“暖心普法小分队”,走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和城乡接合部,为特殊群体送去“定制化”法律服务。

图为志愿者为零售户提供法律援助

普法小分队带着精心编制的《民法典实用手册》,挨家挨户走访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单亲妈妈等特殊群体家庭。用大字排版、尽可能通过通俗语言表述的《手册》重点标注了遗嘱订立、防诈骗、邻里纠纷、未成年人抚养等内容。每到一户,志愿者都会耐心讲解,并留下法律服务联系卡。夷陵区局通过点滴努力,让民法“微光”温暖更多群体,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心坎上。

从纸面到田间,从案头到终端,夷陵区局将持续播撒普法“种子”,将法律从冰冷的条文变为手中的“维权盾牌”、心中的“行为标尺“,让民法“典”亮烟火人家。(詹孟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