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渝蓉高铁(沪宁段)江苏境内无砟轨道施工全面启动

沪渝蓉高铁(沪宁段)江苏境内无砟轨道施工全面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2 17: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2日,由中铁上海工程局参建的沪渝蓉高铁(沪宁段)江苏境内无砟轨道施工全面启动,施工中采用的全国首个智能化装配式施工工艺,引来了百人观摩团“打卡”。

在施工现场,一台搭载北斗RTK系统的放样机器人正自主规划路径、避障行驶,以厘米级精度完成轨道板定位,这台设备集成了全站仪、精密定位装置和自动喷涂系统,单次作业范围较传统方法扩大数倍,误差从5毫米压缩至3毫米,极大地提高了施工的精准度。更令人瞩目的是CRTSⅢ型多功能台车,它如同“钢铁巨臂”,在视觉传感器和激光引导下,完成轨道板的抓取、转运和粗铺,精调环节则通过全站仪与算法联动,将误差进一步控制在0.5毫米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20。“过去,轨道板铺设需要数十人协同作业,撬杠、吊具、全站仪测量轮番上阵,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如今,‘测量-抓板-转运-粗铺-精调-灌注’全流程实现智能化,人员减少70%,效率提升50%以上,精准度也有了很大提升。”

智能装备的应用,不仅做“减法”——减少人力与误差,更做“加法”——提升效率与安全,为高铁施工按下了“加速键”。以粗铺、精调为例,传统方法需10人耗时9小时完成36块轨道板作业,而多功能台车仅需4人,时间缩短至6小时。“过去工人要扛着工具在梁面上来回奔波,现在只需在地面按下按钮。”一名操作员感慨,“设备还配备视频监控和异常报警系统,即使夜间施工,精度也始终如一。”

据悉,沪渝蓉高铁作为长江沿岸高铁的东段线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以及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图片由姜玉鹏、马昭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