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路陡不辞远,烈日黄灰不忘责,征拆协调无小事,民心工程放心间,这是西渝高铁康渝八标项目部的真实缩影。康渝八标项目标段内拆迁房屋合计517户,三电迁改共410条。自2022年进场来,项目积极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与达州市高新区、达川区、大竹县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多措并举,攻坚克难。
截止目前,管段范围内所有房屋拆迁工作均已完成,弃渣场复垦已完成3处,年内计划再完成弃渣场复垦6处,拌合站复垦3处。其中12#弃渣场于五月初举行全线观摩活动并获得地方政府和西昆公司的高度评价。
康渝八标项目征拆工作按照西昆公司工期建设的要求,结合八标项目的工程内容,采取“先用先征、急用急征”的策略,统筹兼顾、厘清主次,遵照建设程序,完善组件报批手续,合法合规占用土地。
在征拆工作的开展中,还涌现了一批优秀党员代表,他们迎难而上,主动攻坚,征拆部部长潘哲便是其中之一。征拆工作既是利益的碰撞,更是情感的沟通。在康渝八标项目凭借多年的征拆工作经验,潘哲深知,只有做到与当地村民将心比心,办好他们的“心头事”,才能有序推进征拆工作,为后续项目施工“保驾护航”。作为一名党员,他始终坚持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以保障现场施工目标为导向,坚持站在拆迁户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拆迁过程中的困难,五丰村23户村民因征拆补偿标准未达到个人赔偿要求,部分村民不愿搬迁,影响了项目正常施工进度,他在情况发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主动安抚村民激动的情绪,了解诉求,并及时与县、镇、村各级单位对接,针对主要核心人员反复沟通协调,对参与人员登门解释宣传,将矛盾化解在了问题的初始阶段。
征拆工作涉及面广,遗留问题众多,多方利益交织,对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也较高,因此很多人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潘局”,在康渝八标项目的近3年中,他对管段内的所有住户和迁改线路了然于心,工作中潘哲养成了随时记笔记的习惯,重点记录各方的诉求和征拆工作推进中的注意事项,总是可以看见他拿着厚厚的笔记本在现场记录着问题。
当谈到在征拆工作中让他记忆深刻的一件事的时候,他说“24年年底,6#弃渣场有兄弟两家,因迷信风水,不愿搬迁,经过反复登门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后,仍然处于焦灼状态。后来得知住户家里老人因病在成都住院,我们就到成都看望并慰问,并安排他们的家人到工地务工,解决了实际困难,最后感化了他们兄弟二人,主动签订了拆迁协议。搬迁时,项目部还一起组织人员、安排车辆帮助他们搬家。”
“征拆工作有时候很艰难,涉及到与各方对接沟通,但征拆工作又让我感到欣慰,尤其是很多村民对我们工作支持和配合的那刻!”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在后续建设中,康渝八标项目部将继续秉持、深化,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确保每项工作细节精益求精,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强化多方协作,形成共建共享共创的良好氛围。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八标项目经理部;通讯员:张怡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