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坚持以“双高”建设为统领,坚持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作为基本职责,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职责,深化“引企、引产、引技、引匠”入校、“送教、送生、送技、送培”入企的“四引四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创新实干,事争一流,脚踏实地走好“产教融合立校、科教融汇强校、创教融通兴校”发展之路,成效显著。
创立安居富民、生态文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行走的思政课堂”,形成学生、教师、课程、专业、队伍和文化“六位一体”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推动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和师生共治“两个转变”。3308间宿舍全部安装空调,心理健康服务全面下沉学生社区5个网格,8000㎡大学生事务发展中心、“一生一库”学生教育培养全链条评价系统,及辅导员入驻学生公寓办公等工作加快推进,人本化、网格化、智慧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基本建成。
“支部联学共建”开门抓党建,共建行动党支部60余个,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百家机关、千家企业、万名校友走进东职”开放办学,政府机关负责人、家企业负责人、校友纷纷到校交流。
打造10大专业群43个专业,与山东“十强”优势产业、东营8大重点产业20条产业链精准对接,以群建院、教随产动,编制产业图谱、专业图谱,校企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专业数字化升级转型等。
把联合体和共同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发展之要、关键之举,纳入“学校党委书记项目”。为企业服务,与生产对接,实施教师全员入企实践锻炼,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更新实训设备、项目总资金1.3亿元,推进校园东区理工实训基地、校园西区文科综合实训基地建设和一批产教融合项目落地实施。
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创新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进校门、下企业”引进机制,实施“三青工程”,加大青年领军人才培养力度,2名教师入选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多支团队在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多名教师受邀担任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
实施“三提级、三打造、一提升”数字校园建设工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全面升级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精准推进专业、教师、学生等评价改革,不断提升数智化服务水平,获评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
政府部门、头部企业等合作,建设集产业与技术信息发布、教学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及转化、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6200㎡新质生产力工场,建设盐碱地生态农业科创中心等,打造了产教科创新高地。(东营职业学院 袁淑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