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坝上草原南端的张北伊利乳业生产基地,标准化厂房外墙的“不忘初心”红色标语与厂区内穿梭的物流车辆交相辉映。作为乳制品行业的基层党组织,张北伊利党支部以“党建红”引领“乳业金”,构建“生产一线筑堡垒、党建引领促创新、践行责任显担当”工作体系,让党旗在车间一线飘扬,让党徽在服务前沿闪光。
红色赋能生产:让党旗在车间一线扎根
支部推行“资源必须向一线下沉、阵地必须在一线建强”工作法,把党建阵地向一线车间延伸,在车间一线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线,鼓励党员“亮身份、树标杆”,切实把党建阵地嵌入到车间一线,并通过车间晨会、班组会等载体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确保了党的最新精神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走进生产车间,“党员示范岗”标牌格外醒目。党支部深度参与到张北伊利生产智能化升级的进程中,支部书记领衔的安慕希生产线智能码垛系统改造,不仅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党员示范岗的技术骨干们,聚焦灌装工序存在的技术瓶颈,通过工艺参数建模分析,引入包材承压检测仪,实现封合强度自动化监测,大幅提升了单线检测效率。这种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流程的实践,让企业产品始终以卓越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筑牢守护“舌尖安全”的坚实堡垒。
党建引领创新:激活生产转型新动能
党支部将创新阵地建在车间一线,在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创新岗”,党员技术骨干主动亮明身份,聚焦生产流程中的难点堵点开展技术攻坚。面对进口设备调试难题,党员工程师主动扎根生产线,带领班组成立技术攻坚小组,成功调试改良设备,显著节约成本。在智能生产线运维过程中,党员牵头组建先锋小组,累计提出50余项工艺优化方案,推动产品质量稳定性再上新台阶,让党徽在车间创新前沿熠熠生辉。
绿色生产领域,由党员牵头成立的“降碳先锋小组”精准发力,靶向破解工厂能耗难题。该小组系统推进污染治理与技术革新,完成总磷等水污染物及噪声降标改造,同步优化排污许可浓度标准;创新采用污水膜法处理技术,实现污泥零产生,年节约污泥处置费98.5万元、药剂费25万元,电费削减40%;通过除臭系统单侧运行、厌氧系统蒸汽加热停用等技改,每吨污水电耗再降低0.4度,每年节约电费17.7万元,同时大幅减少蒸汽消耗。这些由党员牵头的“红色创新项目”,为企业节约了可观的生产成本,更为推动产业升级注入了“红色动能”。
金色服务惠民:让党徽在民生一线闪耀
身着“党员先锋”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们,始终冲锋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他们的身影穿梭于社区街道、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大型活动现场,化作温暖的纽带,串联起无数民生关怀。从日常服务到特殊守护,从个体关怀到群体帮扶,党员志愿者们以行动书写着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让党徽的光芒在民生服务中持续闪耀。
此外,党支部常态化开展慰问活动,为老党员、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送去生活物资与精神关怀,以赤诚的初心引领企业深入践行社会责任。
从车间里的技术攻坚到创新转型的前沿探索,从守护产品质量到服务社区民生,张北伊利党支部用行动证明,非公企业党建既是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更是连接民心的“金色桥梁”。(张北伊利:武秀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