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今日上演 黔南方阵“组团”绽放筑城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今日上演 黔南方阵“组团”绽放筑城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5-05-18 2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迎接第15个“中国旅游日”,由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以“观天探地・花漫黔南”为主题的民族特色方阵,于5月18 日惊艳亮相 2025 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现场。本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方阵集结了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多民族成员,面向全州各县市的文艺爱好者、非遗传承人、学校师生等群体进行招募,组成了一支130人的巡游队伍,在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路线上,生动演绎了黔南自治州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绚丽画卷。

作为多民族聚居的璀璨之地,黔南自治州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3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同时,“笔尖上的水书”“舌尖上的毛尖茶”“指尖上的马尾绣”也是黔南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当民族风情的绚烂、天文科技的震撼与生态秘境的秀美在此交织,黔南自治州以民族巡游大联欢活动为契机,以水族文化的“神秘、时尚、高颜值”为撬动点,融合非遗元素与现代创意,打造了兼具文化辨识度与视觉冲击力的移动展示窗口,正向全国观众递出一张“绿博黔南 康养之州”的品牌名片。

“五一前我们就开始筹备策划,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对我们州文旅局组织实施巡游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希望通过这次民族团结大巡游活动,向外展示黔南文化旅游新形象。” 黔南州文旅局此次大巡游负责人表示,在服饰道具的设计方面,也充分展示了黔南特色文化元素,包括州花“刺梨花”、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韦桃花绣制的马尾绣品“百鸟图”、水族马尾绣、布依族枫香染等民族服饰。其中,最亮眼的是宇航员扮演和平塘“中国天眼”模型,以及贵州的又一个“村”字号品牌 ——“贵州村马”。

据介绍,本次黔南自治州方阵由布依族《花棍舞》、苗族《踩堂舞》、水族“贵州村马”、多彩民族花漫黔南展示队伍共同组成。方阵表演的节目以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黔南自治州世居民族的特色舞蹈为基底,融合各民族传统元素,通过绚丽的服饰、欢快的节奏,呈现出各民族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众人同唱《好花红》,同心共筑中国梦,舞动黔南山水情,歌咏中华一家亲,在欢腾的舞步与激昂的旋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绽放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灿烂之花。

巡游队伍中,水族“贵州村马”方阵最为吸睛。53人组成的水族方阵堪称“移动的文化展厅”,旗手引领着图腾装饰的模型车徐徐前行,水王水后身着华贵马尾绣服饰巍然立于车上。随行队伍载歌载舞,展示着各种非遗技艺,通过“水族流动”的场景,让千年技艺在巡游中焕发新生。

布依族《花棍舞》队伍则以嵌铜钱的彩棍划出传统韵律。20名布依族少女手持花棍轻盈起舞,以手腕绕花的独特技法,演绎出他们欢庆丰收、歌颂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布依族儿女勤劳、好客、纯朴等品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示了布依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

在苗族《踩堂舞》方阵中,苗族青年在芦笙浑厚音色的伴奏下,吹奏着芦笙引领踩堂舞队列旋转跳跃。30 名舞者手拉手围圈跃动,银饰随舞步叮当作响,重现千年祈福仪典,体现了苗族对祖先的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方式。

压轴的多彩民族花漫黔南方阵,由 27 人组成 “文化万花筒” 队伍。在这个队伍中,布依族的靛蓝、苗族的银饰、水族的马尾绣、瑶族的红瑶服饰、毛南族的织锦交相辉映,更有“中国天眼宇航员”等元素惊喜亮相,串联起 “自然奇观 + 民族风情 + 科技魅力” 的立体图景,将黔南自治州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的时代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活动现场,来自广州的游客李肖玲举着手机全程跟拍,她感慨道:“没想到民族服饰与巡游表演能结合得如此震撼,特别是水族方阵的仪式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老文明的传承。这样的文化展示太鲜活了,让我想立刻买一张去黔南的车票,亲眼看看‘中国天眼’的震撼,摸摸马尾绣的纹路,听听芦笙在山水间的回响。”

本次巡游不仅吸引了沿线数万市民驻足观赏,更通过全国直播向观众呈现了“中国天眼”故乡的独特魅力。黔南自治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挖“绿博黔南 康养之州”文化内涵。接下来,将组织媒体达人实地前往黔南自治州,带游客探访三都怎雷村寨、平塘天坑群等小众秘境,解锁更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生态人文瑰宝。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