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来自茅台学院的青年创业团队“黔椇之源”,以贵州特色农产品拐枣为原料,开发出具有解酒功效的健康饮品,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团队通过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不仅填补了贵州拐枣深加工领域的空白,还为农户增收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立足本土资源,破解产业难题
贵州拐枣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利用率较低,附加值未被充分挖掘。2019年初,“黔椇之源”团队深入贵州多地调研,发现拐枣在贵州资源并未得到开发利用,但其在解酒、养肝方面具有功效,随即启动“椇乐饮”解酒饮料的研发项目。团队集结39名师生,优化生产工艺,靶向提取拐枣中的多糖、二氢杨梅素等活性成分,成功打造出兼具口感与功效的健康饮品。产品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金奖、全国复赛“高教组创意”赛道国家级铜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业组国家级铜奖等10项省部级奖项。
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升级
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团队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他们走访贵州山珍宝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旬阳高新科创园等企业,学习先进生产经验。同时,通过实验优化升级配方,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此外,团队还前往陕西旬阳调研,与当地龙头企业太极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交流,借鉴其富硒拐枣产品的开发模式,为项目注入新思路。
市场认可与社会价值双赢
“椇乐饮”在多次品鉴活动中获得广泛好评。行业专家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解酒效果和口感给予高度评价。团队还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收购野生拐枣,带动当地农户增收40%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展望未来:深化合作,助力产业振兴
面对原料差异、市场竞争等挑战,团队计划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精准定位市场,突出产品差异化优势。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拓展融资渠道,推动拐枣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力争成为行业标杆。
“黔椇之源”团队以创新为驱动,将高校智慧与地方资源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产业路径。他们的实践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也为特色农产品的价值提升提供了新范本。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