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托普学院艺术学院举办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作品展,展现产教融合创新成果

四川托普学院艺术学院举办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作品展,展现产教融合创新成果

来源:鲁网 2025-05-16 12: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探索空间美学,塑造未来环境”为主题,举办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课程作品展,集中呈现学院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果。

三维赋能,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作为艺术学院特色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项目”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

理论课程以景观设计学、生态水文学、城市规划原理为核心,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体系。教师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深度解析国内外滨水区景观设计经典案例,剖析其生态修复策略与空间叙事逻辑,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设计思维。

实践阶段创新采用“双场景”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深入滨水实地调研,亲身感受场地氛围,掌握水质检测、生物多样性调研、人群行为观察等核心方法,为后续设计工作夯实基础。

项目驱动方面,课程模拟真实设计项目流程,从方案竞标到设计落地,让学生全程参与。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场地分析、概念规划、方案深化、成果汇报等全周期任务,亲身体验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提升应对实际工作挑战的能力。

多维设计探索,诠释人水共生新范式

本次作品展共展出学生作品12件,作品内容从城市文化、生态保护、居民需求等多维度出发,将奇思妙想融入到滨水区景观设计中。

有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利用自然地形,结合架空建筑形式,引导水陆风,为城市带来良好的自然通风,同时也为市民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休闲空间。有的作品着力于打造连接城市与郊野的连续畅通的带状开放空间,将郊外的清新空气与凉风引入市区,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还有的作品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别出心裁,选择地方性耐水性植物与水生植物,模拟自然植被群落结构,营造出充满生机与野趣的植物景观。生态驳岸设计作品同样亮点十足,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等多种形式,既考虑到防洪需求,又注重生态与美观的平衡。

艺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作品展不仅是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产教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四川托普学院艺术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景观设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