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纽约5月15日电 当地时间1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与华美协进社联合主办的“纪念冯契教授诞辰110周年暨英译本发布会”于14日在纽约举行。活动以“智慧之光跨越国界”为主题,发布了冯契教授代表作《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与《中国哲学通史简编》的英译本,为国际学界了解中国哲学搭建了交流平台。
冯契(1915–1995)是中国当代重要哲学家,因提出“智慧说”理论及其对中国哲学史的深入研究而广受学界关注。他毕生致力于“转识成智”的探索,构建“广义认识论”体系,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西哲学传统,探讨真、善、美等价值理念。“智慧说三篇”以及其两部哲学史著作,不仅为中国哲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世界哲学贡献了独特视角。过去二十年来,冯契哲学受到国际学界持续关注,已产生数部专著和500余篇研究文章,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国际传播。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等机构的二十余位中外学者与嘉宾,与会者围绕冯契学术思想及中西哲学交流展开深入讨论。
华美协进社社长葛晓初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冯契哲学思想的致敬,更是推动中西哲学深层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国哲学家的思想展现出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与前瞻性,也契合华美协进社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的宗旨。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余有根指出,活动汇聚中外学界人士,是深化中美教育与人文合作的重要平台。冯契哲学在当前全球共同挑战的背景下,体现出跨文化的现实意义,值得更多国际关注、研究与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健在发言中回顾冯契在中国现代哲学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肯定其对哲学教育和研究的突出贡献。他表示,华东师大将持续在更多学术领域推动中美文化和学术交流。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童世骏指出,冯契哲学植根于中国传统,面向全球,在当代哲学语境中展现出独特价值。他从全球视角分析了“智慧说”在认知结构、价值导向与现实关怀方面的理论贡献,强调其在跨文化哲学对话中的积极意义。
《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与《中国哲学通史简编》由中美学者合作编译,拓展了中国哲学在国际学界的传播路径,也为中美学术对话与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活动期间,华东师大哲学系副主任郁锋主持“冯契的哲学思想与世界百家争鸣”研讨会,多位中美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古今哲学议题及中西思想传统,深入探讨冯契哲学的跨文化意义与现实价值。与会者还就“智慧说”的当代表达展开讨论,探讨其在人工智能、伦理学、生态哲学等领域的思想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