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八一精神,激扬青春力量

传承八一精神,激扬青春力量

来源:鲁网 2025-05-15 12: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重要部署,在南昌起义96周年之际,南昌大学焕奎书院临床医学2021级团支部创新教育载体,近日组织全体同学赴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主题为“感悟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红色党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的革命传统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在江西这片红色热土上汲取精神养分,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红色课堂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一座由“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改建而成的展馆,即使身处于闹市也毫不掩饰其浓厚的历史底蕴,于青砖灰瓦间沉淀着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壮阔史诗。活动当日,同学们首先在进门处的“石破天惊”主题雕塑前举行了庄重的宣誓仪式,青铜雕塑上崩裂的锁链与紧握钢枪的手掌构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历史画卷,将96年前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夜晚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

“这座时钟永远定格在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在红色讲解员的导览下,同学们在起义时刻复原展厅驻足。多媒体沙盘动态演示起义部队进攻路线,声光电技术重现“三枪为记”的作战信号,智能化展陈使同学们得以身临其境地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当名录墙上1120个鎏金姓名在光影中渐次点亮,同学们的眼中也不禁闪烁出了耀眼的光芒,每个名字都像是那冲破黑暗的火种,他们隔着时间的长河与另一个时代的中国青年们遥遥相望。

文物见证中的初心解码

在重点文物展柜前,数件国家一级文物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度探讨。周恩来总理佩戴过的瑞士怀表、贺龙元帅使用过的公文包、起义军试制的“汉阳造”步枪零件等革命文物,成为解读历史的关键密码。令同学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份《八一起义宣言》手稿,其中的那句“为最苦人民奋斗”,与如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论述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数字交互屏前,同学们通过AI技术“穿上”起义军装,在虚拟场景中完成战前动员。这种融合VR技术的体验项目,使新时代大学生得以身临其境地体会革命的紧张氛围,感悟“听党指挥”的政治灵魂。此外,纪念馆最新上线的“文物会说话”小程序,更是将25件核心文物转化为可聆听的历史叙事,创新实现了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传承,使其变得更加可视化、可及化。

青春与使命的时空对话

在专题研讨环节,班级同学们围坐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浮雕前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起义部队中卫生员占比达7.2%,战地救护体系的开创性建立,彰显着人民军队的为民本色。”班级团支书杨雨卉结合医学专业进行的考证发言,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同学们纷纷就活动的所见所闻提出了自己的感想,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留言电子屏前,50份青春誓言汇成数字长卷:“从手术台到战地救护,医者的仁心与党员的初心本质相通”;“基因测序技术中的精密操作,何尝不是新时代有关‘健康中国’的创新答卷”......这些思考充分彰显了由红色教育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此外,活动还特别设置了“穿越时空的明信片”互动环节,让同学们将学习感悟写下来寄往展馆中特别设置的“时空信箱”,与革命先烈们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红色基因赋能医学人才培养

此次实践是南昌大学焕奎书院“五育并举”(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书院切实利用好本省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构建起了“实地考察+课程思政+科研转化”的特色教学模式,探索“红医精神”育人新路径,旨在塑造既有精湛医术又具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医者。

暮色渐浓,纪念馆序厅的巨型穹顶星光闪烁,与馆外安宁盛世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当同学们踏着暮色走出革命纪念馆的那一刻,“青年强则国家强”这一句铿锵的话语在胸腔中久久回荡。在未来,同学们必将精于专业与技术,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延申红色血脉。这种跨越时空的青春接力,正是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生动证明。(南昌大学焕奎书院 杨雨卉 黄子罕)

图为同学们阅读展馆内的讲解文字。黄子罕 供图

图为预备党员张旸在观赏展馆中油画。杨雨卉 供图

图为预备党员邓文泽观看展馆内的军事沙盘。黄子罕 供图

图为同学们在八一纪念馆门口合影留念。杨雨卉 供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