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廷贡品到地标名品:昭通天麻以品牌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从宫廷贡品到地标名品:昭通天麻以品牌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鲁网 2025-05-14 15: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9日至11日,以“品牌,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盛大启幕。大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等联合主办,作为我国品牌建设领域的年度标志性活动,吸引了各行业龙头品牌与资深专家齐聚,就品牌发展新动向、新策略展开广泛交流与深度研讨。

大会期间,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环节。在此次评价中,昭通天麻的品牌价值实现新突破,在区域品牌(地理标志)板块中名列前茅。不仅如此,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品牌,昭通天麻还受邀参加了5月11日举行的品牌提振消费暨地标名品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更大舞台上展示中国天麻产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潜力。

会上,昭通市天麻特产局局长梅春分享了昭通依托“生态筑基-科技赋能-开放共赢”发展路径,以地理标志品牌驱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昭通实践”,引发与会嘉宾的共鸣与广泛赞誉。

梅春介绍,昭通天麻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唐代起便作为宫廷贡品,到清代更是成为皇室御药,18世纪“小草坝天麻”已声名远扬海外,承载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厚重底蕴。在传承中创新,昭通坚持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确保天麻天然纯正品质,产品顺利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并建立起国际、国家、地方及团体多级标准体系。同时,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顶尖科研平台,昭通天麻的多重保健功效被不断挖掘,天麻原浆、天麻燕窝等高附加值产品相继推出,多项研发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24年,昭通天麻综合产值突破93亿元,产品远销10余个国家,带动10余万农户实现增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昭通天麻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优势密不可分。昭通坐拥“中国乌天麻之乡”的金字招牌,地处滇川黔三省交界的乌蒙腹地,是“一带一路”南向开放的重要节点。76%的森林覆盖率、独特的高原立体气候与富硒土壤,孕育出天麻素等药效成分领先的优质品种;千年传承的种植技艺、成熟的全链条科研体系,奠定了其在“药食同源”领域的领军地位;加之天麻入选国家“药食同源”目录,搭乘大健康产业发展东风,市场前景一片广阔。

品牌价值的提升,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与社会效益。梅春指出,随着昭通天麻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天麻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它不仅带动乡村物流、电商等新兴业态蓬勃兴起,更让众多村民化身“新农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天麻及衍生产品,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才、资金、技术等社会资源加速向天麻产区汇聚,有力推动了乡村道路硬化、网络覆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带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展望未来,昭通天麻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梅春表示,昭通将充分利用国家战略机遇,依托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借助小草坝国际天麻交易中心及在建的滇东北中药材(天麻)国际贸易中心,构建起辐射国内外的供应链网络,并开放科研平台推动联合研发。未来,昭通将在共建智慧种植基地、联合开展精深加工、打造天麻文旅融合特色IP等方向持续发力,强化科技引领,推进品牌突破,积极布局全球化,全力建设面向RCEP区域的天麻贸易枢纽。

可以预见,在昭通市的精心谋划与持续努力下,昭通天麻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持续推动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速推进天麻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深化“品牌+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集种植体验、文化研学、康养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与地方经济繁荣贡献更大力量,让“中国乌天麻之乡”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