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宝兴烟草:硗碛藏乡 致富热土

四川宝兴烟草:硗碛藏乡 致富热土

来源:鲁网 2025-05-13 16: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夏日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夹金山顶,硗碛藏乡送走春季赏雪的游客,又迎来了夏日避暑的旅人。看着热闹的街道,四川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夹拉村的零售户高阳俊满怀期待——他的民宿即将迎来又一个旅游高峰。

硗碛,藏语意为“神仙玩耍的地方”,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川西藏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夏日里,游客可漫步神木垒的林间步道,手捧冰凉的山涧溪水;登顶达瓦更扎,俯瞰翻涌云海与晨雾交织的壮阔;穿上藏服,跟随音乐跳起热情奔放的锅庄舞;品一碗酥油茶,尝一块锅圈馍馍,在味觉体验中感受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宝兴县政府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以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硗碛藏乡旅游经济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前些年,乡里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通往县城。那时,乡民或外出打工,或留下来艰难度日。”回忆起过去的日子,高阳俊感慨万千。由于道路不畅,游客难以进入,产业发展受限。尽管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面对黄泥路,乡亲们只能望洋兴叹。

“要想富,先修路。”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之力。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硗碛藏乡以“通、畅、安、美”为目标,不断完善路网建设,昔日坑洼的黄泥路已变为平坦柏油路,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停车场等旅游设施迅速落地,全乡的旅游资源得到有效释放,硗碛藏乡步入了旅游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硗碛藏乡的日渐走红,前来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人流的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赏红叶、看日出、云海观景,游客一批接一批。夏天,是我家民宿最热闹的季节。”刚迎来一批游客,高阳俊正忙碌着清理房间,准备特色菜肴。为了搭乘旅游经济发展的“快车”,大多数夹拉村的乡亲将自家民房改建为民宿,藏家乐、饭店、旅馆等旅游产业,服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高阳俊正制作农家菜

从传统便利店到集卷烟销售、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终端形象店,高阳俊的自建民房实现了收益最大化。为让游客享受到宾至如归的服务体验,他还为游客提供从雅安到硗碛的接送服务。“生意最好的时候,单日营业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为了保障游客安全,今年我把旧车换成了新车。”谈及生意,他高兴地说道。

面对不断增多的游客群体,高阳俊并不满足于“吃老本”,探索起了“吃住+文创+特产”的多元经营模式。他联合村内多家民宿推出伴手礼套餐,与本地农户合作开发绿色土特产,还与手工艺人联手打造藏式文创产品,努力拓展旅游消费的深度与广度。

为游客精心布置民宿

“过去,大家只是把游客当顾客。现在,我们更想让游客了解硗碛、记住硗碛。”2024年,旅游相关收入已占高阳俊一家全年总收入的70%以上,同比增长11%。从一间普通副食店,到如今集零售、住宿、接送、特产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终端,一个家庭的蝶变,折射出整个山乡的发展图景,也激励着更多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讲好藏乡文化故事,延长产业链条,让“神仙玩耍的地方”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热土。硗碛藏乡的振兴之路,是宝兴县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引的乡村发展缩影。从黄泥路到通村柏油路,从荒废老屋到精品民宿,从“走出去打工”到“家门口创业”,硗碛正在书写一段段由“流量”转向“留量”、由“资源”转向“资产”的振兴故事。雪山脚下,藏乡人民正以智慧与汗水,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崭新画卷。

杨博、刘江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