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母亲节与国际家庭日交汇的特殊时刻,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活动在曲家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展开,由王哥庄街道社会治理办公室(综治)牵头,崂山区人民检察院、崂山区民政局、崂山区链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法治为经·温情为纬——心海护航·织心网当母亲节遇上家庭日特别活动”,以“法治+心理”的复合视角,构建起“个人——家庭——社区”的全周期、全链条社会心理支持网络。
活动打破传统说教模式,构建起“法律筑基——心理赋能——生态隐喻”的三维教育场景。崂山区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刘莉莉以真实案例为引,剖析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向家长演示如何将法治思维转化为日常教育的“安全气囊”,参与的村民们频频颔首,在案例讨论中重新审视教育方式。
当法治的理性之光与心理的感性之流相遇,崂山区民政局全心项目组链科刘沐堇老师带来的《情绪调色盘·亲子关系中的共情艺术》工作坊掀起情感涟漪。居民们执起团扇,用色彩翻译家庭关系的温度。这种非言语的情感对话,让亲子沟通的“暗码”在色彩碰撞中悄然破译。
活动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象征社会生态支持系统的“家社共同体”。居民们将砂石、苔藓、绿植分层构筑微型生态系统,心海护航负责人吴娅萱适时引导:“法治是稳固的基底,情感是流动的养分,家庭成员的相互滋养就是最好的生态循环。”这种具象化的教育载体,让抽象的社会支持体系变得可触可感。
心海护航项目组通过“童心护航”“暖心茶座”“山海枫桥”等子项目,精准服务青少年儿童、老年人及矛盾纠纷当事人等群体,将心理调适融入矛盾化解全链条,形成“前端预防——中端赋能——后端调解”闭环管理。并充分整合检察院与民政局的专业力量,构建起“预防——干预——支持”的全链条心理服务网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