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2025年广东大学生就业引航省级示范宣讲会暨广州医科大学第6期青年成长发展沙龙活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主治中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无痛蜂疗传承人吴红波携“蜂生水起”团队核心成员亮相,以“蜂针轻点处,党徽照山河”为主题,生动展现了岭南无痛蜂疗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基层实践成果。活动现场,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基层医疗工作者及在校师生共同见证这项“非遗”技艺的青春力量。
“过去一提到蜂疗,很多人想到的是红肿刺痛,还能收获“红包”,但现在我们能让蜜蜂‘温柔’治病。”吴红波医生的开场白引发全场笑声。他在报告中指出,岭南无痛蜂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破茧成蝶”。该技术由广东省名中医成永明教授首创,突破传统蜂疗“毒性控制难、操作风险高”的桎梏,通过三大“法宝”破解传统难题——用中药喂养蜜蜂降低毒性,研发“一秒取蜂”的蜂疗盒提升效率,吴红波医生独创“一蜂多穴”手法减少痛感,形成以“精准辨证、安全施蜂、减毒操作”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让蜂疗真正走进普通百姓的日常医疗中,成为基层可持续推广的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历经多年推广,该技术已在广东省50余个乡镇、100余个村级医疗点落地,累计服务患者约100万人次。吴红波团队探索的“蜂疗+产业”模式成效显著:通过规范蜂农养殖技术,帮扶30余户蜂农实现蜂蜜销量增长30%,人均收入提升20%,形成医疗惠民与产业振兴的双向赋能。团队打造的“蜂疗+慢病管理+康复医养”医疗新模式,已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蜂疗专科门诊实现日均接诊量180人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平均提升80%。
作为“蜂生水起”团队创始人,吴红波医生特别强调青年在中医药振兴中的使命担当。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师带徒”复合培养机制,已培育多名基层蜂疗技术骨干,吸引一大批青年医师扎根乡村。学生负责人黄蕊以“00后”的创新活力与扎实功底,成为团队技术革新与基层推广的中坚力量,致力于实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技术播在百姓心中”的追求。
现场师生观摩了吴红波医生与“蜂生水起”团队核心成员黄蕊的岭南无痛蜂疗操作演示,引发起阵阵惊叹:医生手持特制蜂疗盒,轻巧取蜂、精准施针,学生患者神情放松,毫无传统蜂疗的紧张感。“原来蜜蜂也能这么‘温柔’治病!”。
本次分享会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引导青年学子踊跃投身基层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高校在中医药现代化与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担当。荧屏上,党徽与蜂群光影交织,“蜂生水起”团队正用青春智慧书写着新时代的中医传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