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在莱阳市城厢街道,一名中年女性因突发低血糖晕倒在地,情况危急。恰巧路过的蚌埠医科大学药学专业2022级学生迟歆晨迅速上前施救,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冷静的应对,成功帮助患者转危为安。
一、专业施救:严守规范,科学判断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患者当时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多名路人因缺乏急救知识而不知所措。迟歆晨迅速观察患者体征,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为低血糖引发的晕厥。她立即疏散围观人群,确保空气流通,并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防止误吸,同时请路人协助拨打120并寻找含糖食品。
“作为医学生,既要勇于担当,更要严守急救规范。”迟歆晨事后回忆道。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她持续监测患者脉搏和呼吸,并用专业术语向急救中心清晰汇报患者状态,为后续救治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温情守护:细节体现医者仁心
当患者短暂恢复意识时,迟歆晨根据其提示找到随身携带的巧克力,并小心喂食少量糖水。她全程跪地托住患者头部,轻声安抚情绪,并用外套为患者保暖,直至救护车抵达。
接诊医生表示,迟歆晨不仅急救操作规范,还注重保护患者隐私,交接病情时条理清晰,展现出蚌埠医科大学扎实的临床教育成果。患者次日康复出院后,专程致信感谢:“那个温暖的身影,让我看到了未来医者的模样。”
三、榜样力量:践行医学生誓言
迟歆晨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包括社区义诊、陪伴福利院儿童等活动。她的同学评价道:“她始终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融入日常,这次救助行动正是她仁心仁术的体现。”
蚌埠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迟歆晨的行为是学校“德术双馨”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学校将继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更多既有专业素养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