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支电子注射笔在0.005毫升的误差范围内精准递送药物?如何避免价值数千元的昂贵药液的浪费?这些技术难题,在长沙巨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翊医疗”)的研发实验室里被逐一攻克。近期,巨翊医疗研发的电子注射笔依托其技术优势,今年首笔万支级订单正进入签署流程。
技术突围
从“卡脖子”到自主可控
从注射笔到高压造影注射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一直以来,在精密注射领域,拜耳、博莱科等国际巨头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和广泛市场布局,牢牢掌控行业话语权。
巨翊医疗清醒地认识到,唯有创新求变,打造差异化产品,才能破局。为此,他们聚焦精密注射全领域,对各细分产品深入钻研,电子注射笔便是其创新征程的关键一环。
精度,是电子注射笔研发的首要难关。以生长激素为例,单支价格高达数千元,传统注射器因手动排气不准确或机械误差导致的药液浪费,让医患双方倍感压力。巨翊医疗的工程师们意识到,精度不仅是技术指标,更是患者的真金白银。
巨翊医疗采用“药仓分离”设计,将药物单独储存在可放入冰箱的独立仓体中,避免了主机内电子元件因冰箱内潮湿环境和温差产生的热胀冷缩而出现故障,为高精度注射奠定了基础。同时,搭配高精度电机推杆与内置专用传感器,结合自主研发的核心算法,成功将注射误差控制在±0.005ml以内。哪怕是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气泡,也能精准处理,极大地减少了药液浪费。
“自动排气功能是我们这个产品的撒手锏。”巨翊医疗总经理童建明介绍,巨翊电子注射笔可以通过压力感应与智能算法,在推注瞬间自动排出气体,药液溢出量近乎为零。这项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成为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竞争力。
场景革新
从临床到家庭的智能生态
这支电子注射笔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参数的突破。在医疗机构中,电子注射笔简化了注射操作流程,只需将预装药物的独立仓体插入笔身,贴上皮肤后,设备就能自动感应并完成注射,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患者体验显著提升。同时,设备内置多种药品规格,用户通过菜单选择药品后,即可自动匹配控制及显示参数,无需复杂设置,既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又提升了不同药品注射场景的适配性。
传统一次性注射笔产生大量医疗塑料垃圾,而巨翊电子注射笔可以重复使用数百次,单支电子注射笔至少能减少70支一次性设备废弃物。“国际客户非常看重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指标。”童建明表示,这也契合了全球可持续发展趋势。
除此之外,这款产品带来的更是一场“体验革命”。设备内置物联网模块,家人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注射记录,还可以实时上传注射时间、剂量、异常报警等数据至医疗平台。医生能同时监控数百名患者,远程智能诊断。AI系统自动分析治疗趋势,及时预警风险。这种智能化服务大幅提升了医疗效率,减轻了医护负担。这种“家庭医疗+云端管理”的模式,正是巨翊对“新场景”的诠释。
平台化布局
构建智能制造的产业新生态
电子注射笔的成功,是巨翊医疗深耕药物递送领域的缩影。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医疗器械CDMO(研发生产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巨翊的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客户可像“点菜”一样定制功能。
巨翊医疗与国内某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合作时,凭借产品设计优势,历经五轮严格审核,成功达成合作。这一合作充分彰显了市场对巨翊医疗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药物递送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巨翊医疗每年将营收的近10%投入研发,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并计划开拓更多新赛道,满足更多领域的医疗需求。在市场拓展上,马来西亚工厂即将投产,长沙基地则承担起规模化量产与出口的重任,积极布局全球化市场。
一支电子注射笔,折射出国产医疗设备从技术追赶到场景创新的蜕变。巨翊医疗的实践,印证了“三新”主题的价值,以新技术突破行业痛点,以新产品优化医疗体验,以新场景开拓产业边界。在雨花经开区的政策与资源赋能下,这样的创新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