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廉洁从政、作风务实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要义。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蕴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克勤克俭,引领社会风气转变,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厉行勤俭节约,是对优良品格的坚守。“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古往今来,“勤俭节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到达井冈山,面对物资极度匮乏的现状,为节省灯油,常于一根灯芯的微光下工作到深夜,警卫员心疼他,想多添灯芯,都被他拒绝。他总说:“大家都在节约,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能省一点是一点。”在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崇俭戒奢始终是一个鲜明标识。安贫者能成事,凭借这种艰苦朴素作风和勤俭奋斗精神,共产党人坚忍不拔、无往不胜,面对各种考验都考出了好成绩。与之相反,党员干部如果沉迷于追求奢靡生活、讲究气场和排面,最终会走上以权谋私的歧途;如果党不能刹住这股歪风,于干部自身、于党的事业都是有害的。
厉行勤俭节约,是适应风云变幻现实形势的需要。节约每一滴水,能为子孙后代留存希望;节省每一度电,能减少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珍惜每一粒米,能让节俭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发芽。新中国靠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起家,历史的车轮行至今朝,我们的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仍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为求长远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当今,全球资源紧张、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复苏进展曲折缓慢,外部环境愈加趋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只有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党员干部带头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有助于把更多“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还能倒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厉行勤俭节约,是推动学习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控制公务消费、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把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要求,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厉行勤俭节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内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的朴实作风是对简朴生活的最好诠释。落实好这些要求,就应在知行合一中传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火炬,将勤俭理念内化为行动自觉、工作自律,永葆共产党人的纯粹本色。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带头,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示范作用,全社会广泛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光盘行动”风行全国,全民节约意识显著增强,“勤俭办一切事业”成为共识和习惯,带动各行各业显著减少资源浪费,持续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深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为我国更好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创造了积极氛围。勤俭节约意识的深入人心不仅能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也必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供稿:会昌县委组织部 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