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日 | 2025中国家居新国货品牌指数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中国品牌日 | 2025中国家居新国货品牌指数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来源:鲁网 2025-05-09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九个品牌日来临之际,HOME家饰界联合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发布了“2025第六届家居新国货品牌指数(HNBI)”。这份被誉为“家居新国货发展风向标”的年度报告,以多维穿透性视角解构行业变局,揭示国货品牌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跃迁路径,为全球家居产业变革注入东方智慧。

报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大数据挖掘、消费者调研、专家访谈等多种手段,对全国家居市场展开广泛调研。构建了“六力雷达模型”——品牌增长力、科技创新力、设计创意力、网络影响力、消费者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对家居各行业头部企业展开立体评估。研究依托China Hadoop海量的消费行为数据池,结合消费者调研样本,首次引入AI分析技术解码社交平台UGC内容,形成“数据三角验证”的精准洞察。

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中国家居新国货的发展背景充满机遇与挑战。经济新常态下,家居建材行业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量房市场改造需求如汹涌浪潮,持续释放。HOME家饰界家居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中国家居建材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二次装修在整体装修市场中占比将超70%,一线城市旧房翻新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7.5%。新中产群体规模预计突破6亿,他们的消费决策呈现“品质优先、体验驱动、文化认同”的三重升级特征。同时,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4.0技术渗透率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将达60%以上,柔性化生产与C2M模式未来或成行业标配。

在政策层面,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家居建材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刺激内需”与“制造业升级”双向发力,为新国货品牌带来双重红利。2月17日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以旧换新、国潮培育等方向,为行业注入动能。政策聚焦头部品牌扶持与供给提质,智能家居、家装厨卫“焕新”、适老化改造成为补贴重点,其精准性提升与场景创新导向,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

消费环境的变革成为家居新国货崛起的核心驱动力。消费者需求从“功能性消费”向“品质化、情感化消费”转变,82.9%的消费者信任新国货品牌,94.1%认可其创新能力,Z世代更成为消费主力,追求家居空间的情感表达与个性化重构。这促使品牌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如恒洁卫浴将产品设计与民族文化结合,推出节水与智能产品,实现快速换装,精准解决用户痛点。

报告对家居新国货消费洞察的分析同样深入且全面。消费者对家居新国货品牌的认知度呈现分层,虽已有广泛认知,但仍有提升空间。短视频平台与电商平台成为核心认知渠道,数字媒介重构传播路径。82.9%的消费者对新国货品牌持积极态度,97.2%购买过相关产品,线下实体与线上电商“双轨并行”的购买途径,体现家居消费的全渠道融合趋势。

消费群体呈现以中青年为核心、向年轻群体辐射的结构,不同年龄段需求各异。超9成消费者认为新国货品牌能满足需求,消费者在家居建材品牌选择中呈现国货偏好,但国际品牌在高端领域仍具竞争力。性价比优势、支持民族企业、质量与创新性等是消费者选择新国货的主要原因。超4成消费者增加了新国货消费支出,产品回购率高达98.1%,92.9%的受访者认可品牌创新和质量提升效果。不过,品牌国际化与高端化不足、设计与创新同质化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值得欣喜的是,消费者对新国货品牌发展信心强劲,95.9%的受访者愿意向亲友推荐。

在此次研究中,华为、卡萨帝、美的、恒洁、米家、森歌、方太等领军品牌脱颖而出,其创新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赢得市场高度认可,“2025家居新国货领军品牌”、“2025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2025国货之光”等荣誉,是对这些品牌成绩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

从“追赶者”到“定义者”,2025年的中国家居新国货品牌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前景广阔。唯有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链协同为支撑,方能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屹立潮头,让中国家居民族品牌的声音愈发响亮,在国内外市场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