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新乡医学院“水产卫士”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4月29日前往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常村水产养殖区开展了水质检测“科技助渔”行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与抗生素残留检测设备,提高当地水产养殖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美好愿景。
在养殖户的鱼塘边,实践团成员首先使用“水产卫士”检测设备,现场测量了养殖户鱼塘pH值、溶解氧、氨氮含量等指标,这些指标对于评估鱼塘水质状况、保障鱼类健康生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团队成员重点对水样进行抗生素残留筛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防范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在完成各项水质检测工作后,团队成员对30余位养殖户进行了细致的水质检测设备操作培训。他们耐心地为每一位养殖户进行现场示范,从设备的启动与校准,到水样的采集与处理,再到各项检测步骤的规范操作以及检测数据的准确读取与记录,都一一进行详细讲解与指导。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养殖户们逐步熟悉并掌握了整套水质检测设备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检测工作。实践团负责人表示:这种“理论+实操”的培训模式能确保养殖户真正掌握技术要领。
经过专业细致的讲解后,团队成员与养殖户围坐交流,深入探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常见鱼病的防治到饲料投喂技巧,从水质调控要点到市场行情分析,双方交流非常充实。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打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让养殖户能够直接获得专业指导,同时也使团队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了基层的养殖现状与实际需求。常村村委会主任表示:“大学生带来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对我们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很有帮助,为我们水产养殖注入了新的活力。”
团队指导教师介绍,这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探索创新,对原有的水质检测技术进行多轮优化升级,使其更加精准、高效且易于操作。目前团队已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深入新乡周边多个水产养殖重点村镇,为养殖户们带去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助力当地养殖业实现增产增收与可持续发展。
此次科技助农活动充分彰显了高校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科技与青春的结合能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于雯凡 李学治 杨雅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