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青少年 救地球|湿地侦探,为无告的自然发声

助青少年 救地球|湿地侦探,为无告的自然发声

来源:鲁网 2025-05-07 12: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带来希望。

——珍·古道尔

2024年11月30日,联合国和平使者珍•古道尔博士来华访问之际,中信保诚人寿携手北京根与芽启动了“助青少年 救地球”志愿者服务活动,致力于让每个孩子从小就成为公益事业的行动派和贡献者,成为未来推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5年4月,“助青少年 救地球”志愿者服务活动之「溯源区域生态,共迎动物回家」公益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特别邀请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主任郭耕作为特邀科学顾问。项目将为青少年创造亲近自然的机会,通过参与不同主题的阶段性学习与实践,增强他们对自然的了解,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与环境的意识,鼓励并支持他们的保护行动,真正撬动积极改变的发生。

北京根与芽负责人向大家介绍项目

目前项目已就“哺乳动物”和“湿地鸟禽”主题开展了两次实践活动,共计80余人次青少年参加。

“哺乳动物”研习活动将带领青少年了解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主要哺乳动物及代表性动物的生存、保护现状。通过“湿地的哺乳动物”、“华北豹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庭审的魅力”等主题分享,让青少年了解湿地特别是南海子麋鹿苑的哺乳动物的特点,它们的生存智慧以及保护策略。

陈星老师介绍湿地哺乳动物

在“世界灭绝动植物纪念地”,孩子们看到了工业革命以来,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动物墓碑。在“墓地”中,倒地的墓碑代表着已经灭绝的动物,倾斜的墓碑,代表即将灭绝的物种,在倾斜墓碑和直立墓碑之间,有一支石质大手,导赏员告诉同学们,这是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守护这些无法发声的生命。

参观实物标本

参观“世界灭绝动植物纪念地”

据北京根与芽负责人介绍,通过持续两个月的活动开展及陪伴,这些青少年将分组确认一个湿地哺乳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它面临的威胁、保护行动及现状、保护建议。最终通过模拟法庭的形式,扮演不同角色,为动物的权利进行辩护并提出保护方案,更深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成为新一代的生态守护者。这种沉浸式的生态教育,比课堂讲授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

“湿地鸟禽”的“飞羽守护者"

湿地不仅是哺乳动物的家园,更是鸟类的天堂。在“湿地鸟禽”研习活动中,孩子们化身为“飞羽守护者”,在麋鹿苑老师们的带领下,学习了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户外探索观测中,初步辨识了鸳鸯、绿头鸭、小䴙䴘、白鹭等湿地常见鸟类。他们用望远镜观察,用画笔记录,还亲手制作物种信息卡。

靳旭老师介绍湿地生态系统

这些精心制作的鸟类信息卡将在最后一次活动活动中向游客发放。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视角和表达,呼吁更多人关注湿地及鸟类保护。

根与芽的创始人珍·古道尔博士常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中信保诚人寿提出的“聆听者,行动派”品牌理念,同样坚信行动的力量,当孩子们为动物"代言"、为鸟禽制作"身份证"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颗颗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年轻心中生根发芽。

据悉,「溯源区域生态,共迎动物回家」公益项目共包含4个主题,除了哺乳动物和湿地鸟禽,还有荒野历史和植物昆虫。每个主题将开展4场活动,持续两个月时间,从知识传递到实践行动,青少年们将体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行动的重要性,成为新一代守护者,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故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