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烟草专卖局:烟苗移栽正当时,绘就富民新图景

恩施市烟草专卖局:烟苗移栽正当时,绘就富民新图景

来源:鲁网 2025-05-07 12: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四月的恩施山间,泥土都带着股热乎劲儿。4月23日,随着三岔烟站的第一株烟苗入土,恩施市全面启动烟叶大田移栽工作。烟农穿梭在覆膜的田间,娴熟地操作着农具,在平整的垄面上精准定位,定株距、制井窖、放烟苗、带“肥水”、围少土……大家相互配合轮番作业,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整齐划一的烟垄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耕劳作图景。

“土专家”地头开课,烟农直呼“接地气”

为确保技术到田到户,恩施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烟农培训+技术指导”双线推进。一方面,各烟站通过集中培训、视频教学、田间示范、入户指导等方式,将技术要点转化为烟农“听得懂、学得会”的操作指南,引导烟农自觉规范操作,推动技术执行“不走样、不打折”。

“‘井窖式’移栽技术尤其需要注意打孔深度,井深一般为15到18厘米,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畅的一般为15厘米......”在新塘烟站的培训现场,技术员杨必安举着打孔器示范,有条不紊地讲解烟叶移栽技术要点,现场演示“三带一深”规范移栽,烟农们围成一圈,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漏掉关键细节。“这次移栽现场会开得很及时,杨师傅讲的六步移栽技术法,我觉得很受用,有助于烟苗早生快发……”烟农杨胜军分享着培训带来的收获。

另一方面,强化移栽期技术指导,辖区技术员来回奔波于田间地头,到农户、到烟田指导烟农做好移栽准备、合理安排移栽时间、严格落实移栽规范、重点抓好栽后综防,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每一户烟农、到每一块烟田。

崔家坝镇茅田坪村的老烟农王家凤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望着充满生机的烟地感慨道:“现在技术服务更暖心,技术员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选小壮苗、怎样打井窖、怎样防虫害,我们的烟叶收成、烟叶质量逐年提升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劳付出!”

“绿叶子”变“钱袋子”,乡村振兴添底气

随着烟叶移栽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株株新栽的烟苗正悄然扎根,它们承载着烟农们的增收希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三岔村鸦沐羽村的烟田,同样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32岁的龚文桥通过土地流转开启了新一年的烤烟种植事业。“我当年外出打工空手而归,回家种烟也快十年了,从最开始的20亩,到如今的100亩烟田,现在年收入稳定在20万左右,对于烤烟种植我还是很有信心的。”龚文桥说。

烤烟种植不仅充分盘活了当地的土地资源,让闲置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这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土地增值与带动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现在娃娃还小出不了远门,就在附近做工,我家有5亩地,租给他们栽烟得点租金,然后跟着龚老板做工,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家里也照顾了,娃娃也带好了”村民谭菊秀说。

据悉,全市烟叶移栽将于5月15日前收官,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绿精灵”,即将在恩施山区的沃土上书写新的富民故事。恩施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做好栽后及时培管查苗补苗、绿色防控综合防治、苗稼升级等工作,为烟叶提质增效和烟农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袁瑞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