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四载有余,吴可劲心系边疆热土;再赴八桂大地,他筑梦山乡阡陌。吴可劲是广东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的语文高级教师,自2020年起,他满怀赤诚热忱,舍小家、为大家,奔赴新疆南疆喀什疏附县第一中学支教。2021年,刚结束援疆支教工作,他便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转赴广西,投身粤桂东西部协作的时代浪潮,以躬身耕耘之姿,书写下不平凡的支教岁月。在宁明县支教的三年里,于教学一线,他将爱化作潺潺春雨,滋润着边疆学子的心灵;后被抽调至粤桂协作工作组,他以笔为犁,深耕协作热土,凭借百余篇宣传稿件,搭建起新会与宁明粤桂协作的“精神桥梁”,成为连接两地的文化使者,将教育理想镌刻在八桂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支教之路:以爱与责任,绘就教育华彩篇章
2020年,吴可劲毅然告别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奔赴新疆喀什疏附县,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支教征程。一年半后,他再次响应号召,转赴广西崇左宁明县,继续播撒教育的火种,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
在疏附县第一中学,面对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的困境,吴可劲独具匠心,精心打造“三多”多彩课堂。他组织书法、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原本沉闷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转战宁明中学后,他进一步深化这一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图为吴可劲在新疆喀什疏附县一中支教时与学生合影
在宁明中学,吴可劲深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惜自掏腰包3000多元,为学生购置作业本和课外书,精心打造图书角,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书香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课余时间,他主动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惑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的目光不仅局限于任教班级,更心系整个边疆地区的教育。他深入调研宁明各乡镇村屯学校的教学现状,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教育需求。借助社交平台,他发起捐赠活动,为夏州小学筹集到课桌、器材等大量物资,极大改善了当地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能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他还引入广东江门新会高州商会的企业家到宁明民族中学进行捐资助教。
同时,他高度重视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将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入日常教学。2021年国庆节前夕,他精心组织宁明中学任教班级的学生拍摄“以我青春之名,向祖国告白”快闪视频,孩子们用真挚的情感和响亮的声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三任支教组长,他致力于推进支教组各项工作,推动新会 - 宁明粤桂协作教育协作支教组徽标设计,率领支教组员送教到东安乡小学、夏州小学等。崇左市左江日报以《用爱诠释教育 绽放最美芳华——新会宁明粤桂协作第五批支教组教师群像》为题,用“向日葵、康乃馨、玉兰花、牵牛花、玫瑰花”五种花来肯定支教组组员的付出。
支教期间,吴可劲笔耕不辍,将自己的支教经历化作300多首动人诗歌,诗集《疆域风尘》记录着他的支教岁月,也传递着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吴可劲先后荣获新疆“促进民族团结突出贡献奖”、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优秀教师、新疆喀什地区及广东省优秀援疆教师等多项荣誉。在宁明支教期间,他还荣获宁明中学元旦教职工书法大赛一等奖、宁明县粤桂教育协作工作突出贡献奖、宁明县粤桂协作优秀支教教师。他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更多人投身支教事业,为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协作纽带:从“协作纽带”到“精神灯塔”的筑梦之旅
当新会区的璀璨霓虹与边陲小城宁明的点点星火交相辉映,吴可劲毅然告别都市的舒适圈,三度支援宁明县,在边境书写华章。2022年,他作为宣传骨干被抽调至粤桂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彼时,粤桂协作尚处于“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协作阶段,困难重重,给协作工作带来诸多挑战。
文化摆渡:创新粤桂东西部协作宣传 “宁明样本”
“他是粤桂协作的‘文化摆渡人’,用文字搭建起大湾区与边疆的精神桥梁。”宁明县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对吴可劲给予高度评价。在宁明任职期间,他创作歌曲《我们来自新会》,参与协作视频拍摄与制作,记录新会宁明协作帮扶的历程,在宁明这片热土上,唱响江门新会的干部人才以“忠诚、担当、奉献”的实际行动谱写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激越与豪迈之歌。他精心策划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参与策划“新会宁明粤桂东西部协作宣传月活动”晚会,邀请江门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与宁明县民族中学开展两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活动;积极推动宁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地宁明民族中学,让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小学广泛传播。这些活动如同一座座桥梁,让新会文化与骆越文明在碰撞中交融升华,让新会宁明两地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解与友谊。
他大胆创新“融媒 + 协作”宣传模式,策划制作的《新宁协作,前景无限——2023年新会宁明粤桂协作工作纪实》专题片,在湾区在线等各大媒体播放量突破1万次。他积极推动电商培训,通过培训宁明县富余劳动力转型为自媒体从业者,协助农特产品销售方式转型,让更多人了解粤桂协作的丰硕成果。
精神铸魂:构建粤桂协作文化坐标系
“粤桂协作的终极目标是文化的共融。”吴可劲始终坚守这一信念。在宁明工作期间,他积极推动“梁启超家风代代传”在宁明落地,开展宁明新会两地“学习启超家风,粤桂携手弘扬传统文化”青少年线上主题活动,宁明县中小学3000余名师生参与。在他的努力下,宁明县第一幼儿园建立“梁启超家风文化长廊”,宁明中学与新会一中、新会华侨中学、新会梁启超纪念中学结对,分别在教育教学、航天特色主题等方面开展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促成江门新会机电中专与宁明县职业高中结成“云对云”协作学校,在“订单式”人才建设方面筑牢基础。几年来,两地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线下互访活动,在新高考模式方面,新会多间中学为宁明提供先进的参考案例,惠及全县师生1.2万人次,为边疆教育注入新会教育的智慧方案。
2024年11月,“启超家风传扬 粤桂青少年共成长”研学活动的举办,离不开吴可劲多年的努力。宁明中小学学生组成的研学团走进新会,亲身学习周恩来总理的伟大革命情怀、新会梁启超先生的精神品质,游览小鸟天堂,感受陈皮、葵艺等传统文化的魅力。学子们在研学中拓宽视野、增进友谊、促进成长。
“在人生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奋斗经历让自己为之骄傲和自豪。”吴可劲说。从银洲湖畔到明江河畔,他用四年半的光阴在粤桂协作的版图上绘制出一幅文化交融的壮美画卷。他化身为桥梁,创新“产业 + 文化 + 教育”三维协作模式,推动宁明县粤桂协作连续三年在广西协作考核中名列前茅。如今,他计划推动“短视频 +”宣传模式,借助“抖音”“视频号”等新兴载体,让宁明骆越文化与新会湾区文化在云端绽放异彩,续写新会宁明粤桂东西部协作的崭新篇章,为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贡献智慧与力量。(黎少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