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监督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检察监督当好农民工“护薪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30 16: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为打了水漂的工钱又回来了!” 在检察机关抗诉助力下,一起久拖未决的劳务纠纷迎来转机。2025年3月25日,农民工老张拿着判决书,激动地向检察官竖起大拇指:“这份恩情,我们记一辈子!” 这背后,是 49名农民工长达两年的艰难讨薪之路,也是检察机关依法监督、为民维权的生动实践。

血汗钱难讨,49人深陷讨薪困局

2022年7月,新蔡县甲公司开发的某高层建筑幕墙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起初由林州市乙公司承包,施工过程中,乙公司将幕墙工程发包给淮阳县丙公司,丙公司转手又转包给包工头宋某。就这样,老张等 49名农民工组成的工程队,承担起具体施工任务。4个月后,幕墙工程顺利完工。望着拔地而起的高楼,老张等人满心自豪,更期待着能拿到工资回家过年。然而,工程验收完毕,工资却迟迟未到账。每次打电话询问,包工头宋某总以工程款未到为由推脱。眼看到了年关,老张等人愈发焦虑,担心工钱 “打水漂”。无奈之下,老张和老李作为代表,找到宋某讨要工资。宋某表示自己也很无奈,提议一同前往淮阳找丙公司问个清楚。可当他们赶到丙公司所在地时,却发现办公楼早已人去楼空。

诉讼遇波折,错判致正义 “卡壳”

和平讨薪无果,老张等人决定走法律途径维权。他们将宋某和丙公司告上法庭,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丙公司部分财产。2023年3月10日,新蔡县人民法院采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由于证据充分,且丙公司缺席审判,老张和老李最终胜诉。法院判决宋某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支付农民工劳务费 244755元,丙公司在欠付宋某工程款范围内承担支付责任。官司打赢,老张等人满心欢喜,以为很快就能拿到工资。然而,判决生效后,丙公司毫无动静。2023年3月27日,老张等人申请强制执行,却在关键时刻遭遇 “拦路虎”。执行法官发现,判决书对丙公司欠付宋某工程款的范围表述不明确,导致执行无法推进。

面对这一情况,工友提议再审明确工程款范围。2023年10月25日,老张向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申请再审。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月,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了老张的再审申请。官司胜诉却拿不到钱,老张陷入深深的迷茫与无助。

抗诉破坚冰,检察监督重燃希望

连续两年未拿到工资,老张的生活愈发艰难。孩子的助学贷款催缴短信,像沉重的巨石压在心头。2024年 6月7日,老张路过检察院普法宣传咨询台,抱一丝希望上前询问:“包工头欠我们工资,法院判了还是拿不到钱,你们能管吗?” 新蔡县检察院干警热情回应:“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您可以去12309检察服务中心详细说说。”承办检察官详细了解情况、仔细审查卷宗后,发现案件存在错误。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丙公司作为使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无论是否欠付宋某工程款,都应对农民工工资负直接责任。原审法院将建设单位错误认定为丙公司,适用法律错误。

2024年9月5日,新蔡县人民检察院向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9月25日,驻马店市人民检察院向驻马店市人民法院提出抗诉。10月31日,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提审该案件。经过再审,2025年3月21日,驻马店市人民法院支持抗诉,撤销原判决,改判宋某支付农民工劳务费,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判决生效后,我们将持续跟进监督,引导申请人申请强制执行,积极与法院沟通,确保执行款项尽快发放到农民工手中。” 承办检察官表示。这场持续两年多的讨薪风波,在检察机关的有力监督下,终于迎来了正义的曙光,49名农民工的血汗钱也终于有了着落。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