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关建设推动中国港口再创世界纪录

智慧海关建设推动中国港口再创世界纪录

来源:鲁网 2025-04-30 11: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山东港口董家口港再次改写全球港口接卸效率纪录。在接卸巴拿马型进境船舶“GEORGITSI”轮时,通过智慧海关与智能口岸的深度融合,董家口港创造出平均船时效率2903吨/小时、全船作业时间23小时的双项世界纪录,较以往效率提升66%以上,标志着我国港口智慧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清晨,随着满载6.6万吨粮食的“GEORGITSI”轮精准靠泊,一场由5G、AI与自动化技术主导的“智慧接力”同步启动。海关关员在基于5G、AI等技术研发的智能查检设备辅助下远程完成船舱表层检疫风险评估,并下达了准卸指令。随后,港口自动化卸船机开始精准刮取粮食。与此同时,海关智能化取制样设备与港口无人传输带、智能筒仓管理系统等实时联动,在自动传送、智能入仓的同时完成了取样过程。  

图注:智能监管装备与码头自动化吸粮机无缝衔接

“这场效率革命的核心是监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青岛海关所属董家口港海关查验二科关员解释,“在保障安全前提下,通过智能化装备应用及关港间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将粮食查验监管作业嵌入港口作业流程,从侵入式、中断检查转向顺势、无感监管,加快口岸通关速度。”数据显示,新型智能查取识一体机使表层检疫时间从半天缩短至1个小时,自动化取制样系统全程无需人工介入,节省监管人力资源20余人次。智慧海关建设为港口和企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在董家口港区B3E泊位,作为一名船长,我有幸见证了世界一流的卸货效率”,GEORGITSI轮船长说。

近年来,为了助力董家口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青岛海关所属董家口港海关携手董家口港、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立博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探索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的深度融合,通过智能监管装备的研发应用,助力港口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接卸作业效率。

董家口港分公司副经理陈俊补充道:“海关的智慧化顺势监管最大程度发挥了我们新一代自动化设备的效能,这也是我们敢承诺23小时接卸的底气所在。智慧监管在助力港口提升接卸效率的同时,更是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可为我们客户每船至少压缩一天在港时间,直接节省近8万元/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