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田蓬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派出所主防理念,紧贴新时代新要求,聚焦智慧边境派出所建设,向科技要警力、向技术要效率,着力打造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标杆模板,为维护边境辖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一、科技助力,织密“人防+技防”管控网络。一是重点地段全域可视。在60公里边境线部署2965台自动告警摄像机、252个语音驱离音柱、3724个(套)视频监控资源,实现边境一线24小时全量监控。在辖区各重点地段开展视频监控补点建设,科学设置223个点位,562个集智能预警、AI分析、人脸抓拍等功能于一体的监控摄像头,并全部接入指挥室开展日常视频巡逻管控工作。二是“空地一体”全位管控。探索构建“无人机+智能配置+战法体系”警务系统,围绕“空中网格化巡检、危险环境侦查、动态交通疏导、边境特种勤务”等,配套制定X类X个场景处置流程,建立无人机参与的战法库,配合警员、警车形成“空地一体”警务工作模式。同时,统筹辖区警情案事件情况,科学制定警情案事件热力图,并结合热力图规划“无人机自动巡航”路线,预设XX条巡逻航线,实现自动起降、智能避障、数据回传一体化。三是线上群组管边控边。建立“所长+民警+护边员+村干部”四级微信群325个,实时转发可疑人员照片、车辆特征等信息,2024年通过群内线索协助处置警情86起,抓获在逃人员2名,协助查处各类违法犯罪X起X人。同时,在“平安田蓬”小程序开通“平安拍”功能,群众发现各类违法违纪线索、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可拍照或文字描述上报,累计收到有效信息XX条,发放线索奖励金XX万元。
二、数据跑腿,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管理。一是“云上枫桥”矛盾调解。结合边境辖区实际,持续深化“一站式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作用,通过“平安田蓬”小程序,增设矛盾纠纷线上调解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全流程线上+线下处理,进一步减少涉事群众时间与金钱花费,解决外出人员不便返回参与调处的困难,让群众调解成本降低70%,有效杜绝“民转刑”“刑转命”事件的发生。二是高频业务线上申请。持续推广“平安田蓬”小程序,并在“平安田蓬”小程序中添加便民服务模块,群众可在平台上拍照上传材料,完成出生落户、死亡注销、姓名变更等12项业务的申请,民警在后台收到群众申请后,第一时间开始业务审核办理,大大缩短群众业务办理时间。今年以来,线上办理业务XX件,减少群众跑腿XX公里。三是“智慧安防”进村入户。结合“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行动,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为73名留守独居老人安装“一老一小”生命守护工程项目,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留守老人儿童智慧关爱项目”,通过“平台+网络+监控”来实现,具备“一键报警”功能,有效守牢一老一小安全底线。同时,指挥室、乡政府综治中心可全天通过平台监控重点关注人群异常情况,若村民按响报警,则平台会自动弹出报警视频,管理人员可通过视频对讲,对具体情况进行询问,同时可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上门解决。
三、群防群治,凝聚“民警+群众”守边合力。一是凝聚合力共建共治。发挥群众力量、群众优势,努力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身边,积极走访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成立“石榴籽服务队”,在派出所的积极动员下,现已有综治、司法、土地、山林等部门及人民群众的156人加入“石榴籽服务队”,切实把安全屏障构筑在边境最前沿,推动平安边境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是辖区治安持续向好。在派出所的带领下,“石榴籽服务队”全面发挥协助治安管控效能,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共同推动打造“平安田蓬”。截至目前,田蓬的社会治安情况较之2024年,警情同比下降了XX%,发案率同比下降了XX%,治安类矛盾纠纷实现100%化解、100%满意,“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已目之所及。三是做实服务保障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织密信息网、服务网和巡防网,形成警民共治统一战线。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07起,清理治安隐患12余起,挂钩帮扶困难群众8人,共开展法治课堂190场次,开展心理辅导55余人。并结合边境辖区留守儿童情况普遍的实际,在原有“木棉花女警队”“儿童之家”基础上,创新推出木棉花“护苗”辅导站,以女性特有的亲和力,行使好“第二监护人”职责。截止目前,开展儿童关怀活动XX次,“控辍保学”XX人次,未成年人警情案件持续下降。
智以利民,兼爱尚同。田蓬边境派出所将始终坚持“科技赋能、依靠群众、服务民生”的工作理念,走好、走实“智治”之路,全力打造平安、智慧、和谐的社会治理模式,为筑牢边境安全屏障贡献“智治”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