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宁夏教育工委、教育厅召开教育强区工作新闻发布会。
宁夏教育厅副厅长马丽介绍,目前宁夏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4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达100.4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92%,普通高中录取率超过70%。这些主要发展指标不仅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还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宁夏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健全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保障机制,增加城镇公办园学位供给,全面改善办园条件,并推进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进一步满足群众需求。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和提升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设施。通过跨市县结对帮扶、城乡对口支持、集团化办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方式不断提升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统筹调配,实施乡村教师走教支持计划,推动骨干教师在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学校定期交流轮岗,提升农村学校教师学历水平。
全面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和县中振兴。由10所自治区级特色高中牵头组建10个特色发展联盟,将全区所有高中纳入联盟管理,共同开发建设特色课程、开展教学研讨交流,逐步形成科技、体育、艺术、人文、外语等特色化办学格局,以推动各学校在不同赛道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大对县域高中支持力度,“一校一案”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组织优质高中“一对一”帮扶县中,全面提高县中办学质量。
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教育质量提升。巩固提升“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加强宁夏智慧教育平台集成化、智能化升级应用。普及智慧校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结合优化布局,进一步加强城乡、校际线上线下联动帮扶,建立优质师资、课程等资源在线流动机制,构建“云端学校”“共享教师”“数字课程”。
完善寄宿制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并采取跨市县结对帮扶、集团化办学、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方式,提升薄弱地区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统筹调配,实施乡村教师走教支持计划,推动骨干教师在城乡间交流轮岗,提升农村教师学历水平。
组建10个特色高中发展联盟,涵盖宁夏所有高中,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形成科技、体育、艺术等特色化办学格局加大,对县域高中的支持力度,通过“一校一案”标准化建设和优质高中“一对一”帮扶,全面提升县中办学质量。并巩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成果,加快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普及智慧校园,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帮扶,建立优质资源在线流动机制,构建“云端学校”“共享教师”等数字化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深刻变革。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 摄影 焦月)